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迫不得已的内循环 详情

迫不得已的内循环

岭南商道 作者:谢泓 / 2020-10-14 12:24:13
没料到今年一些企业的外贸反而增长了?不是说中美贸易战吗?不是说逆全球化吗?没错!确实增长了。原因就是全世界都因为新冠疫情,供应链受到冲击,企业没有办法正常生产。只有中国因为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复工复产及时,反而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但不要高兴的太早。因为新冠疫情爆发,过去若干年国际关系中所积累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国家治理方式问题、文化冲突问题都被激发出来。问题都暴露出来,走到明处而唇枪舌剑。以前大家都是斯文人,哪怕有冲突,理念不相同,也极少在公众场合开骂。现在一点都不遮掩,有如泼妇骂街,碎碎念叠加满口怨言。
 
我最近常听温铁军教授的演讲。老教授在改革开放前就参与中国对外的交流,在美国受过培训,经常到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调研,深刻理解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中或明或暗的规则。温教授不大参与辩论,只是阐述自己的观察和观点。其中一些观点令我印象深刻,也帮助我拓展了一些思路。
 
革命和经济主权的正外部性
 
中国和二战后很多独立的国家不一样,它是通过革命的方式获得政权,因此也废除了自清王朝以来加诸在中国身上所有的不平等条约,因而有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说法。
 
类似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等亚洲的殖民地国家,南美的许多殖民地国家,他们通过谈判获得独立,虽然政治主权获得独立,但经济主权却不掌握在自己手上。
 
委内瑞拉的查韦斯也通过革命方式,获得了石油资源的开采权,剥夺了资本家的权益,一度使国家富得流油,但因此开罪了资本家及资本主义世界。查韦斯革命不彻底,对于其他的资源并没有通过革命的方式获得。当石油价格下跌,农产品价格上涨,人民的生活没有获得保障,国家内乱产生。
 
中国是通过革命方式获得经济主权,一开始其国家主权没有得到西方世界的承认。加上后来跟苏联也有矛盾,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相当孤立。
 
但不管如何,当中国获得自己的经济主权以后,虽然艰难,但一步一步,能够按照自己的规划和意志,艰难的走工业化道路。
 
相反,战后很多的独立国家,很多土地、矿产资源都掌握在国际资本家手上。国际资本家通过外汇、期货方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牢牢的掌握了所在国家的经济命脉。
 
比如菲律宾种香蕉,当香蕉丰收时候国际贸易压低价格,让粮食涨价,一跌一涨之间,国家的外汇储备,旋即被掏空。类似于春秋时期齐国管仲“齐纨鲁缟”的谋划。
 
中国国家有自己的经济主导权,则可以通过国家调控、储备等等的办法处理问题,化解风险,使外国投机资本在中国很难以兴风作浪。也因此,中国被冠与“非市场经济国家”。
 
来势汹汹的去中国化
 
新冠疫情间,美国又是选举年,一开始是谈论逆全球化,后来又酝酿着全球去中国化。
 
温铁军教授谈到,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期间的转变也太快了。我认为这期间也有着西方社会对于中国发展的不确定性、失去掌控力的焦虑感的存在。
 
日本虽然经济体量大,也有相当的竞争力,但毕竟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又是通过美元结算,日本根本上没有对抗美国的力量。
 
欧洲虽然有欧盟的统一市场,毕竟不是一个国家,决策不是铁板一块,经常可以分而治之。
 
其他依靠资源的国家,需要进行国际交换,需要通过国际贸易结算,更需要依靠美国及其美元结算系统。
 
中美两国在小布什时代,曾被鲍威尔国务卿称最佳合作关系。中国制造产品,价廉物美供应美国市场,然后又通过购买美债把美元留在美国金融市场。中国获得市场和顺差,美国印钞票就可以获得商品和金融主导权,看起来是双赢局面。
 
所以,在奥巴马总统任期间,美国智库提出“G2”,就是中美国,中国制造加美国金融和高科技。好象中国没附和,就如华为自己要发展5G一样,最后的结果一定的发生冲突,这是早晚的事。
 
中国这个国家,虽然近代以来倍受蹂躏,一次次的战争让这个国家伤痕累累。但这个国家它历史悠长,文化灿烂,现在它发展快速,经济体量大,幅员广大,市场巨大。它自己还是很骄傲的,骨子里的骄傲。哪怕五十年代跟美国在武器装备上,存在巨大的差距,但它们说打就打,毫不含糊。
 
六十年代面对苏联人的威逼,边境陈兵百万,也没有让它们屈服。
 
它不是一个小国,可以用玲珑的身段灵活躲闪,避过险境。它自视君子,“见难而不避,惟天命是从”。它把灾难当做成长礼,谓之多难兴邦。
 
迫不得已的内循环
 
前段时间我听一位大学者的演讲,说中国会走向闭关锁国。我认为明清时代,中国的海禁确实是闭关锁国。
 
新中国不存在闭关锁国的问题。当它通过革命方式取得主权,不被国际承认而被封锁。当它不屈从共产国际的操控,它受到又一次的孤立。但它仍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展了它的工业体系,发射了两弹一星。
 
中国人有智慧,不是用来躲避,而是用来腾挪空间的。它在腾挪中无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腾挪出自己的空间和格局。
 
“一带一路”是腾挪出来的新空间,“内循环”也是新空间。“老基建”、“新基建”都是空间,美丽乡村、生态文明都是新空间。
 
跟资本的投入和产出形成投资闭环不一样,政府的投入是公共投资,所形成是社会效应,形成产业生态。一条高速公路、一条高铁线路就可以激发若干座城市的发展,激发一大片区域的发展。私人资本是不可能去做社会边际的事情,它们算法和政府公共投资所要形成的边际效应不一样。
 
现在谈中国政府是否闭关锁国也是个伪命题,是带节奏的提法。中国不被“中美国”诱惑,一定是有着志存高远的理想和使命,一定是自信的。不管是否能够挺得过,哪怕是悲剧,也是值得尊重的英雄,因为英雄从不苟且偷安。当然,如果英雄不存在自我,而是身负使命而担当,一定能够拥有他的终始。
 
它是骄傲的,一定是自信的,一定竭尽全力的开放。就如它历史中的唐朝,心之所愿,无远弗届。
 
中国确实也有内循环发展的空间和容量。中国还是发展中的国家,人民的生活还需要更多的改善。过去几十年的改善,主要是衣食住物质的改善,未来中国人民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而需要更好的生活体验,美好的环境,健康的社会文化。
 
结语
 
在西方话语体系和经济构架中,中国的崛起相当困难。毕竟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其所建立的经济和话语权力已经四百多年,至今无往不胜。
 
哪怕它或多或少显示它的衰落,但不一定走向死亡。历史上它也受到威胁,但它依然通过自我的修复和甦生走向新的辉煌。只要它不封闭,不作死,它仍然是最为重要的人类文明构成。
 
儒家文化使中国和东亚区域社会更加有秩序感,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社会管理上,更加凸现他们的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在经济的发展中,更凸现他们的协作精神,表现出他们的勤奋和好学。
 
中国文化的崛起不是去挑战西方文化,而是去学习它、吸纳它、改善它。不是对立,而是创造新的空间,使人类文明发展它的更高形式。
 
作者:谢泓 广东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