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解读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详情

解读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华网 / 2020-10-20 12:00:41
文/ 王一鸣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就是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促进一切生产要素更加自由、公平地流动。
 
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是有坚实改革基础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了制度环境。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资本、技术三大要素更加匹配,为“以外促内”转向“内外互动”创造了条件。当然,构建新发展格局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是国民经济循环还有梗阻,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没有完全打通。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根本上要靠改革创新。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改革,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通过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通过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疏通供给和需求的传导机制,提高经济循环效率。
 
通过深化金融改革,继续放开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通过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畅通城乡循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通过探索扩大土地使用权入市用途,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过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内需市场潜力。
 
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扎根中国市场提供广阔平台,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外引内联”的纽带作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