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需求侧改革 详情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需求侧改革

“经济窗”微信公众号 / 2020-12-14 10:55:43
《与改革同行》系列102
(2020年12月7日—12月13日)
 
关键词:需求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安全;法治社会;产业布局
 
引言
 
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整体推进改革开放”,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并重。这是自2015年底我国首次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强调“需求侧改革”,从需求管理和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提高到以改革的方式促进需求。本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举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
 
一、法规政策
 
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2020年12月7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通过《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和《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草案)》。(2020年12月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2020年12月11日)
 
二、重大事件
 
中国科学家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这一突破也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2020年12月8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2020年12月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二〇二一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20年12月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举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2020年12月11日)
 
三、精彩观点
 
《经济参考报》刊发迟福林《以扩大内需为基本导向的高水平开放》的文章。文章提出,制度型开放的本质是实行竞争中性原则。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更高层次的合作和竞争新阶段:从强调要素流动到强调规则升级;从强调硬件竞争到强调营商环境等软环境竞争;从强调边境措施向强调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竞争政策等边境内措施延伸。适应这一趋势推进制度性变革,从本质上讲,是要实行竞争中性原则,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2020年12月8日)
 
《经济日报》刊发张军扩《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要靠深化改革》的文章。文章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看似是发展问题,实则是改革开放问题。无论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弱项,还是充分利用我国优势条件挖掘内需潜力,都要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此,要进一步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下一步的发展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的生态和环境;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推进改革的方式方法。(2020年12月11日)
 
四、最新进展
 
据海关统计,2020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1.8%。(2020年12月7日)
 
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2020年12月10日)
 
据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11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3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1406亿元。(2020年12月11日)
 
五、热点述评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需求侧改革】引领中国经济风向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整体推进改革开放”, “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并重,“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这是自2015年底我国首次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强调“需求侧改革”,从需求管理和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提高到以改革的方式促进需求。
 
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是供给端产业升级+需求端扩大,提高供需匹配性,畅通循环。需求和供给是经济中的一对孪生兄弟,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在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如何让供给端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单靠改革供给侧是不够的,必须要需求侧协同发力。这次会议首提“需求侧改革”,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走刺激“三驾马车”拉动经济的老路,而是要培育更多的“有效需求”,这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有关,重点要解决投资效率、收入分配和流通环节的一些痛点问题,通过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来源:“经济窗”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佐军 田惠敏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