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详情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1-06-12 20:25:05
 
恰逢“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之际,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新发展格局为统领,立足国内市场,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抓紧构建符合人口大国要求的城市产业和就业体系,加快大尺度区域整合和城乡融合,逐步实现临近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品质治理,持续关注城市不可移动、非贸易型要素培育。
 
(一)抓紧构建符合人口大国要求的城市产业和就业体系
 
第一,重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区域产业链。一是快速推进城市产业链由外循环、自循环为主转向内循环、区域循环为主。一方面,面向国内市场和需求,加快自主创新、联通产学研用,加大基础科学和紧缺技术的投入力度,构建完善且自主可控的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另一方面,以中心城市为支撑,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内及区域间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创新成果的自由流动,进行多层次产需对接,打破区域间城市间分割,推动大尺度产业链整合,构建布局完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区域产业体系。二是积极培育新业态。大力推动5G等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部门、线上与线下不断有机融合,发展直播带货、工厂电商、社区零售等新模式,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新业态释放新就业岗位,激发消费潜力,提高居民收入。
 
第二,分层级推进就业供给侧改革。坚持推动扩大就业和提高收入有机结合,从城市发展基础和要素禀赋出发,识别城市就业供给特征,基于不同层级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就业导向型、创新驱动型、服务导向性、环境导向性等多层级就业岗位设置,扩充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避免出现资源枯竭和产业空心化现象,保持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着力解决三亿人进城就业问题。
 
(二)加快大尺度区域整合和城乡融合
 
第一,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零门槛落户、人才落户、“差别化落户”、城市群内户口互认等多种户籍制度改革模式,破除城市户籍门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同户籍身份剥离。完善教育、医疗等基础公共服务保障,推动人口由临近区域向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以人口流动逐步带动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均等化。
 
第二,持续加强不同等级城市的有效组合。完善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带建设,从空间结构优化着手,解决大城市病,提高都市圈、城市群的空间利用效率。基于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尺度,从创新治理、产业治理、公共治理和空间治理等多维度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及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优化城市群规模体系,加快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乡村的良性循环,建立起跨行政隶属关系的大尺度协同关系。
 
第三,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健全城乡双向要素流动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工商资本引流入乡、多渠道城乡财政金融服务等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发展机制,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市政供水供气向城郊村延伸,加快实现各区乡镇村道路联通。
 
(三)逐步实现临近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推进临近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空间尺度,丰富供应主体和资金来源,逐步实现临近区域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的均等化。一方面,提供符合居民需求的有效公共品,减少资源的错配与浪费;另一方面,创新城市建设、改造、治理方式,提供新型城市体验。
 
第二,推进城市住房供给侧改革。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城市主体责任,分类型建立并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一是推进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高老市民居住质量;二是针对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市民,配建公共住房和发展租赁住房,在深圳、雄安新区等地探索人才房建设模式;三是健全商品房销售和私房出租、交易的市场机制,全面提升城市居住体验。
 
(四)完善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品质治理
 
第一,完善高密度城市生产品质治理。探索北京、上海、深圳等高密度城市生产治理模式创新,合理规划城市边界和生产空间,用好土地和资金增量,盘活存量,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弹性和经济密度。
 
第二,完善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城市生活品质治理。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加强交通、社区智慧管理,提高网格化精细管控水平,降低城市运行成本和风险;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健康宣传、体育健身活动,为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提供保障。
 
第三,完善城市生态品质治理。集中合力治理城市空气、水体、土壤污染,改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适度增加绿地建设面积,一手抓污染源头控制,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一手抓生态修复,逐步还原城市绿色基底,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五)持续关注城市不可移动、非贸易型要素培育
 
第一,关注城市文化培育。通过制度引导城市居民参与到渗透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地方文化的各类活动中来,在地方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居民理解、认同和喜爱的城市文化供给体系,以提升大众审美为出发点,强调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强化城市文化符号,增强城市居民的文化自信。
 
第二,推进保留特色风貌的差别化城市建设。高度重视城市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加强对传统历史街区的修复和限制性开发,留住城市空间中的传统、乡愁和记忆,提高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通过特色地标、文化产业园建设等方式,推进差异化的城市建设。
 
作者简介:刘秉镰,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旭,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边杨,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本文首发于《改革》2021年第4期,第15~23页。此版本有删减,略去了参考文献)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