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李宗光:降准向市场释放了友好的信号 详情

李宗光:降准向市场释放了友好的信号

2021-07-12 08:47:47
央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央行表示,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简单理解,就是市场上的钱更多了。
 
“降准”这一宽松大招,超出市场预期。难道政策要再次掉头,转向宽松和刺激了吗?
 
不会。国常会特别强调,不搞大水漫灌,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内部环境看,不搞大水漫灌是新时代宏观政策的“底线”,去年疫情冲击下,我们都没有搞大水漫灌和全面宽松,今年在经济率先复苏的情况下,似乎更没有理由搞政策转向和宽松刺激;
 
外部环境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讨论何时收紧流动性,甚至加息的大背景下,基本面好得多的我国,政策转向宽松,不仅“违和”,而且没有必要。
 
大的政策基调保持稳定,并不妨碍政策根据形势的变化而“相机抉择”。
 
今年以来,经济复苏势头整体不错,工业生产和进出口数据持续处于较高景气状态。
 
今年以来,尽管发达国家疫苗接种持续推进,但新兴市场接种缓慢,导致供应链中断超预期,航运价格指数持续创新高,进一步强化了我国供应链率先修复的优势,意味着我国外贸出口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高景气状态。
 
但另一方面,年初以来,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值得关注。
 
一个是,内需复苏滞后、迟缓,后劲不足。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例,5月份数据仅相当于疫情前2019年12月的92.7%。作为对比,5月份当月的出口额已经达到2019年12月的110.6%。扣除疫情扰动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仅为4.5%,复苏非常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同样恢复非常缓慢,两年复合增速不到4%。内需不足意味着,一旦海外供应链恢复,我国经济复苏势头将缺乏持续性。
 
另一方面,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暴动”,已经对中下游制造业和消费行业造成严重伤害。
 
更要命的是,去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已经吃掉了中下游出口企业相当一部分利润。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叠加人民币升值,使中下游小微企业遭受“双重挤压”。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内需复苏乏力,想靠涨价转嫁成本几乎不可能,处境十分糟糕。
 
没有大水漫灌,但不可否认,降准是向市场释放了一个较友好的信号。实际上,今年以来,决策层已经多次释放“友好”信号:尽量延长经济复苏的时间,绝不搞猛烈转弯,强行中断经济复苏形势。决策层早已认识到,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没有良好的经济复苏,去杠杆、结构性改革等只能是空中楼阁。
 
作者单位: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