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微电网产业将成为我国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情

微电网产业将成为我国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能源 / 2021-08-19 17:06:56
相对于光伏发电,智能微电网是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智能配电系统的结合。微电网也可以直观地称为“新能源+储能”,当前微电网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必将成为我国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微电网,是促进能源低碳智慧转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储能发展的关键手段。因此,要围绕“新能源+储能”产业和微电网建设,制定和实施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
 
(一)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产业
 
由于微电网解决了光伏等新能源电源“碎片化”造成的接入和消纳问题,因此发展以“新能源+储能”为基础的分布式电源就有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发电侧的网络效应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明确“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的综合能源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支持“风光火储”大基地建设。积极扩大光伏产业布局,在工业园区企业屋顶、商业屋顶、滩涂区、丘陵山区和煤矿沉陷区等区域,持续探索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传统煤电企业可以利用内部煤矿、电厂、港口、铁路等企业资源,充分利用自有厂房屋顶、电厂灰场、铁路沿线、空余场地空间以及其他闲置土地,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同时,加强与国内先进光伏供应商、运营商合作,促进光伏发电前期开发、设计、工程、运维等技术能力迅速提升。适应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加强传统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的耦合发展,提升发电和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调节能力建设。二是推动多能协同互补发展。以储能装备为基础设施,推进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开发,探索“光伏+农业”“水光互补”“风光互补”“新能源+储能”“新能源+制氢”“地热能利用”等发展模式。实现多能互补优化,实现高比例新能源充分利用与多种能源和谐互济;并明确各类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接入系统分析和接入系统规划等技术要求,为支撑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有序接入奠定坚实基础。着眼解决传统规划方法存在的计算规模小、优化目标和评估指标单一、分布式电源和电网协同规划弱等难题,实现“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规划,有效提高分布式发电渗透率和电网可靠性,系统降低综合投资和网络损耗,满足多元主体利益均衡。三是积极推动电网接入消纳。实现电网配套工程与新能源工程同步建成,保证新能源及时并网发电。以分布式电源发电特性一致、电气距离接近、控制运行方式类似、利于集中管控为原则,进行分布式发电集群划分,实现分布式发电集群接入规划和统一调度,提高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根据接入方式和接入规模户,对户用光伏电站、村级电站、厂区电站、基地电站等,归纳提炼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的典型方案和配套电网建改方案,形成适应分布式光伏电压等级、多种接入方式的标准,从源头统一规范接入系统设计。在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服务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电源资源,精简并网手续,并行业务环节,严控流程时限,为分布式电源安全高效并网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构建新型电力市场体系和体制
 
为了应对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带来的挑战,应充分发挥电网在促进新能源发展中的基础平台作用,以促进分布式新能源全额消纳、保障新能源与电网稳定运行为目标,推进新型电力市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一是健全储能市场机制和配套政策。构建清洁能源增长、消纳、储能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支持配套政策,加大储能技术开发力度,在大型能源基地开展储能创新示范,明确储能参与调度与市场交易的补偿机制,推动储能规模化应用。建议合理确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降低开发综合成本,加快新技术研发,提升电网消纳和送出能力。二是健全新能源消纳许可审批制度。确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放宽新能源消纳许可,加快并网审批流程。简化新能源项目电网消纳意见和并网许可流程,优化项目开发进度。构建新能源消纳长效机制统筹负荷侧、电源侧、电网侧的资源,完善新能源调度机制,多维度提升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创新融资渠道,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问题;简化新能源项目电网消纳意见和并网许可流程,优化项目开发进度。三是鼓励企业发展分布式自发自用项目。许可自发自用能够促进新型电力平台网络效应的发挥;密切跟踪技术发展前沿,在电源侧加快推动实施“光伏+储能”“风电+储能”等新模式,提高消纳能力和电网友好性;在用户侧尤其在工业客户,大力开展储能业务,充分利用峰谷电差,为企业节能增效,优先在峰谷电差相对可观的大型城市区域大力推广。推进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鼓励分布式电源的自发自用。适度拉大峰谷电价价差,引导电力消费需求。总结电力市场运行经验,疏导电源参与调频、调幅、调压等辅助服务的市场化价格机制,鼓励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发电方式优化市场供需,实现多方共赢。
 
(三)建立协同互利的外部协调机制
 
分布式光伏电网并网消纳涉及地方政府、电网企业、新能源业主、设备制造商等多个主体,管理链条长,推进难度大。应树立和谐共赢的理念,在充分了解各利益相关方期望与诉求的基础上,推动其信息交互、共享与协同。一是坚持多方协同。加强内外联动,建立多方协同的组织保障和多维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对接各地方政府部门,主动服务新能源业主,积极与设备制造商交流,建立政府、电网企业、新能源业主、设备制造商多方联动机制,促进各方相互协调配合,最大限度提升区域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协同推进分布式电源全额消纳,实现合作共赢。二是坚持需求导向。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业务需求驱动技术创新,对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规划设计、关键终端设备、集群调控三大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突破输配协调技术,实施分布式电源协同优化调度,实现分布式发电就近消纳,实现区域电网的最优控制和分布式电源的最大消纳,进一步将新方法、新设备、新技术、新系统研发成果转换为系列技术标准。三是强化政企合作。尤其是要强化新能源项目布局与各省市“十四五”规划的衔接,营造良好的政企合作环境。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汇报,及时掌握包括分布式光伏电源在内的新能源规划建设信息。科学制定分布式新能源发展规划和项目开发计划,推进电源和电网协调有序发展,保障分布式电源有序接入。根据新能源规划建设信息、传统电源情况、电网状况、负荷预测、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统筹兼顾各方需求,通过优化完善电网结构、有序开发新电源项目等措施,实现新能源发展综合利益的最大化。
 
发表于《中国能源》2021年05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