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IMF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四类政策 详情

IMF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四类政策

2021-09-07 17:05:28
为有效利用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收益,合理应对大规模、波动剧烈的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挑战,2011年,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发布《二十国集团基于国家经验得出的资本流动管理一致性结论》。在此基础上, 2012 年起,IMF发布了《资本流动开放与管理: 机构观点》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构建了针对跨境资本流动问题相对清晰且一致的政策框架。
 
IMF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四类政策
表1-1 IMF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四类政策
 
IMF认为理想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政策取决于不同冲击的性质和各国国情,倡导建立“综合政策框架”来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主要包括结构性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宏观审慎管理措施(MPMs)和资本流动管理措施(CFMs)(见表1-1)。其中,结构性政策旨在提高经济潜在生产力;宏观经济政策并不直接作用于跨境金融活动,但可以通过汇率、利率等渠道影响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主要着眼于应对系统性风险, 强调逆周期、跨部门管理,其实施可能影响跨境资本流动,但并不以控制跨境资本流动为目的;资本流动管理措施旨在直接影响资本流动的总量或构成,既包括区分居民与非居民的限制性措施,也包括不区分居民与非居民的限制性措施,后者主要包括基于交易币种的措施和非金融领域的其他措施(如投资税)。
 
IMF认为许多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助于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一是广泛适用性工具,如逆周期资本缓冲、杠杆率要求、宏观审慎压力测试;二是分部门工具,如贷款价值比、债务收入比、分部门资本要求;三是流动性工具,如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要求、对外汇存款实施更高的准备金要求等;四是结构性工具,如银行间风险敞口上限等。IMF没有明确列举宏观审慎管理措施的具体形式,认为评估一项措施是否为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取决于该措施是否用于降低系统性风险。
 
使用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政策应遵循合理次序和原则:一是从长期看,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是提高经济发展潜力和抵御外部冲击的根本举措;从短期看,应对跨境资本周期性波动需要配合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宏观审慎管理措施等工具。二是当跨境资本流动主要引起的是宏观经济风险时,应优先使用宏观经济政策;若主要引起的是金融稳定风险,应优先使用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三是当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措施无法对冲资本流动引致的经济金融风险时,可以启用资本流动管理措施。特定条件下(如汇率和外汇储备接近均衡水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操作空间有限,或宏观审慎管理措施无法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运用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可以防止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进一步蔓延,为其他政策赢得宝贵时间。同时,IMF 强调资本流动管理措施不应取代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其使用要遵循透明性、针对性、临时性和非歧视性原则。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