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金融违规违法犯罪的新趋势分析 详情

金融违规违法犯罪的新趋势分析

2021-11-24 23:04:3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在技术推动下,许多行业出现了新业态新模式。金融行业由于其资本逐利性和受监管的特征,天然地热衷于吸收以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ICT)为代表的新技术。目前,金融行业一方面通过对新技术的吸纳,推动了金融业务自动化进程,提高了行业运转的效率。另一方面,持续的技术创新重塑了金融的业务范围和组织结构,诞生了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从而跳出了原有监管思路和监管模式的适用范围,普遍加大了打击金融违规违法犯罪的难度。
 
一是技术提高了金融违规违法犯罪的便利化。谋取私利是经济犯罪的基本动因,即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方式掠夺和侵占国家、社会或他人利益。经济犯罪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犯罪分子需要占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权力,也即经济犯罪总体上是一种腐败行为。随着高新技术设备引入到金融行业,借助高科技手段的智能化犯罪案例不断增多。一方面是新型金融机构中,针对网络银行信息系统的非法入侵和利用互联网筹资平台进行非法筹资或非法借贷的案件呈井喷之势,而通过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洗钱等犯罪活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另一方面,银行等传统机构对高新技术设备的管理不足使得新型犯罪在基层操作部门集中发生。一些金融从业人员利用直接操作设备之便,通过电脑技术篡改账目侵吞公款,或挪用和透支储户资金进行非法盈利活动,或利用密码窃取储户本金和利息,造成了用户和机构财产的直接损失。
 
二是技术提高了金融违规违法犯罪的隐蔽化。技术革新重塑了金融业务范围。随着技术的普及,伞形信托、P2P平台融资、股票收益互换等附属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逐渐衍生出来,这些新业务领域需要信息技术支持才可以正常维持功能。除了配置资金外,也因其能较大程度地规避监管而为金融违规违法犯罪提供了新的空间。对于这些新业务,监管机构以前未曾涉及或较少涉及。监管人员培训速度跟不上业务发展速度,监管条例需要时间等客观原因使得监管结果难以准确衡量,监管责任难以有效划分,从而为金融违规违法犯罪提供了空间。技术革新带来了金融业务流程改变。一方面,流程的优化大大加强了对资金准确及时核实的能力,使得以往依赖于业务流程不透明的金融违规违法犯罪大大减少,像1993年至2001年中国银行开平支行案和1999年至2004年的株洲市商业银行案一类手法简单、操作粗暴、持续数年的案件将很难再发生。另一方面,随着资金转移和支付技术的发展,金融系统短时间调动大额资金的能力越来越强,资金的分散处理更加便捷,金融违规违法犯罪成本随之降低的同时也提高了其隐蔽性。总而言之,流程的优化减少了低端犯罪,但也使得规模更大、隐蔽性更强的金融违规违法犯罪成为了可能。
 
三是技术提高了金融违规违法犯罪的可能化。现代金融技术缩短了金融创新周期。传统金融产品再研发过程中考虑环节较多,从研发到上市周期较长,监管往往能适时适度地参与其中。然而随着金融创新和现代信息技术地结合,互联网产品快速高效地研发模式在金融领域的渗透使得金融产品的研发周期由原来的以年或月为单位变成以天或小时为单位。混业经营的发展带来的激烈竞争也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的发展。监管机构受限于监管制度,在面对数量众多、周期短暂的金融创新时显得力不从心。目前,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模式和法律关系并不完全匹配,部分领域法律的缺失、监管的空白导致金融行业犯罪变成了可能。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了金融业与非金融业、金融行业不同子行业间的混业经营。互联网企业基本上完成了对用户的初步积累,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客户金融需求。经过跨界合作,目前已经构建集金融、非金融各业务模块的商业模式。如资产证券化产品、二维码移动支付、飞机延误险、微信银行、余额宝、花呗等是相关模式的代表。该类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大量涌现,使得金融业务的横向与纵向关联性增强,金融违规违法犯罪沿业务链传染的能力增强,整体表现为金融违规违法犯罪行业化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了风险行为和违规行为被效仿的速度。随着信息披露和信息传播水平的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已不再是商业机密,甚至不再是行业秘密。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任何能够取得超额收益的经营模式都会被业内和业外的参与者竞相模仿,进而加大风险积累。另一方面,已有的违法犯罪的手段与模式也会随着互联网扩散开来,从而被处在监管力度不够或监管松懈的不法分子效仿与利用。从以上分析来看,金融自身存在金融违规违法犯罪的动机和空间。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相关特性。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金融违规违法犯罪可能演变成行业性犯罪。
 
四是技术提高了金融违规违法犯罪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是金融的全球化,随之而来的则是金融违规违法犯罪的全球化趋势。在我国,金融违规违法犯罪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境外分子利用各种伪造,欺诈手段进行贷款、信用证诈骗活动,或者与境内的犯罪分子相勾结,进行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金融诈骗活动。另一个是利用金融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洗钱活动。
 
如前所述,技术的引入和发展给金融活动带来了各种便利,为金融创新带来了更多可能的同时,也为金融违规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空间。具体而言,技术对金融违规违法犯罪国际化的影响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技术对传统跨境结算和支付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犯罪分子对区块链等跨境支付新手段的利用,均使得非法所得的货币资金得以大规模分散化地转移至境外,逃脱国内监管机构的追查。以洗钱为例,中国与印尼数字经济合作中,犯罪者往往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经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对违法所得资金以转移、支付、隐匿、隐瞒等方式将其变成合法财产。第二,技术为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金融违规违法犯罪行为跨地域跨国实施提供了便利。智能型的犯罪分子和非法机构通过跨境电商支付平台等途径以及通讯软件跨地域跨国界作案。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以及跨国追查天然的困难性,此类犯罪难以追查,犯罪成本低,收益大,案件数量日益上升。
 
总而言之,技术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而使得金融违规违法犯罪国际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对监管机构的国际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金融安全研究中心 周道许
 
来源:研究报告2021年第13期,总第102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