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重磅信号! 详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重磅信号!

新华社 / 2021-12-27 09:57:18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未来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重磅信号!
 
  记者将三年来的会议重要内容进行梳理,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今年主要有以下变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十大信号
 
  1.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市场机构有分析称,这一增速已低于潜在经济增速。
 
  回溯看,2021年第三季度实际GDP当季同比增速为4.9%,这是1992年以来、除去2020年疫情特殊时点外,实际GDP当季同比首次跌破5%,稳增长压力加大。
 
  从需求端看,出口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消费、投资增速均较低,而且消费、投资增速难以明显提振。此外由于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接近20%、基数较高,导致明年一季度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
 
  会议指出,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因此会议要求,明年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2.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
 
  面临新的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稳增长的权重提升。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相比往年,这是一个新的提法。
 
“稳健”表明高层不愿传递强刺激和大水漫灌的政策预期,避免房地产和地方债务等风险复燃;“有效”要求无论是再贷款还是专项债等工具,都要发挥应有作用,前者要避免流动性外溢到其他领域,后者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滞留、闲置。
 
  3.财政政策要更可持续,隐性债务管控不放松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从实践看,今年财政赤字率由上年的3.6%降至3.2%,专项债规模由3.75万亿降至3.65万亿,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预算报告解释称,适度减少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主要是已发行的专项债券规模较大,政策效应在今年仍会持续释放,适当减少新增专项债券规模也有利于防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风险。
 
  在地方债额度大幅增长后,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率已落入警戒区间。如根据2021年预算报告预计的相关财力数据计算,2021年综合财力为29.7万亿,对应的地方政府债务率已达100%,触及预警线。在此背景下,地方债发力稳增长需做好防风险的平衡。
 
  此次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精准,意味着要通过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此外,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困难地区、通过税收政策支持特定领域。
 
  “可持续”指向政府债务。“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意味着不会放松隐性债务监管,因此明年融资平台融资将继续从严,不可能放松。
 
但由于经济下行压力,需要财政政策发力,因此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那么明年赤字率可能在3%-3.2%之间,专项债可能略高于今年的3.65万亿。
 
  按照“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要求,明年专项债发行将前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2022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有望今年12月下达。
 
  4.货币政策实际操作中可能略偏宽松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合理适度指向市场流动性水平,精准则意味着货币政策要支持特定领域。
 
  从今年央行的操作看,央行政策利率一直保持稳定,并无降息的操作,但在今年7月、12月两次降准。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今年DR007平均值为2.17%,仅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3BP,整体上围绕着政策利率波动。此外,央行通过延续两项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措施实现精准支持特定领域的目标。
 
  此次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由于要发力稳增长,货币政策实际操作中可能略偏宽松,明年货币政策操作中不止有降准可能还会有降息。
 
  5.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
 
  会议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
 
  近年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已有体现,比如地方债发行量增加,央行做好流动性管理。
 
  “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相对应,二者存在区别:逆周期调节,指在经济下行宏观经济政策宽松,经济上行时宏观经济政策收紧,以避免经济波动太大,但往往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宽松期积累泡沫化风险、收紧期风险被刺破。而跨周期调节,意味着放松时不过松,收时不过紧,把政策评估期从短期扩展为中长期。
 
当前看,明年稳增长压力加大,需要强化“逆周期调节”,但“跨周期调节”的要求下,宏观政策不能太过宽松。
 
  6.继续提“房住不炒”,发力保障房建设
 
  去年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单独作为一项任务列出,凸显其重要性。
 
  此次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对冲地产投资下滑压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快周转高杠杆模式显然不是良性循环,去金融化仍是大方向。
 
  “今年房地产市场疲弱,房地产行业资金不足、无力收储土地,导致政府的卖地收入减少,又拉低了地方基建投资。”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12月2日在新浪财经2021年会暨第14届金麒麟论坛上杨伟民说,“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增幅逐月下滑,7月份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出现负增长。深层次的原因是过去以房价为龙头,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基建三角循环来拉动增长的模式需要转型,这样一个三角循环已经走不下去了。”
 
  未来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自主可控的硬科技,“房地产-地方政府-金融”的旧三角循环正由“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所替代。旧三角以间接融资为主、依赖抵押物,新三角更依赖直接融资,资本市场地位将增强。
 
  7.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由于今年名义GDP增速高于M2及社融增速,今年宏观杠杆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实体经济宏观杠杆率为264.8%,相比去年末下降5.3个百分点。不过多家大型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引起市场关注,同时当前卖地收入持续下降叠加城投融资持续收紧,市场对城投债违约的担忧与日俱增。
 
  此次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要强化能力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化解风险要有充足资源,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要广泛配合,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此前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2019)》(下称《报告》)披露了时间表:2018年边制订攻坚战行动方案,边落实各项工作举措;2019年承上启下,全面、纵深推进各项任务部署;2020年是攻坚战收官之年,力争从基本完成风险治标逐步向治本过渡,完成攻坚战的既定任务。
 
  此次会议提出的理念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金融风险化解还将继续,从治标向治本转变。
 
  8.“双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八项任务之一。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该文件作为“双碳”“1+N”政策体系中的“1”,为“双碳”这项重大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
 
  紧随其后,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作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而提出的具体行动方案。
 
  今年减碳与能耗双控一度引发煤炭电力短缺与工业限产。此次会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预计明年能耗控制弹性增强、减少供给冲击。
 
  9.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今年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平台经济、教育培训、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监管举措。
 
  今年8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指出,针对一些平台企业存在野蛮生长、无序扩张等突出问题,我们加大反垄断监管力度,依法查处有关平台企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稳步向好。
 
  此次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10.七大政策和五项理念
 
  今年新闻通稿体例和往年大不一样。往年一般是做好重点工作,今年则提到七大政策:
 
  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
 
  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
 
  五是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
 
  六是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
 
  七是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以及五项理念: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延伸阅读
 
中宏国研(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 是独立民间智库。研究院深耕宏观经济、产业、金融、三农、咨询等领域17年,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已建立了来自政府系统、决策层、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金融界、产业界等领域专家的资源库,与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行业协会、高校智库等20余机构2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保持了密切关系。主要业务模式“112N”。研究院的主营业务是四位一体的平台,也就是一网、一系列报告,两会议平台,N项咨询、课题、培训服务。
 
四大系列报告输出,准确研判国内外大道、大势。目前,中宏国研已经完成《“十四五”系列研究报告》如 《“十四五”时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选择》、《“十四五”时期三大策略:聚 焦发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宏论道系列报告》、《国务院常务会议深度解读》、《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四大深度系列跟踪报告,每月编辑出版有《宏观经济月报》,《宏观经济运行图解报告1/2》及三个《要情决策要参》和《国务院各部委政策信息库》共7个报告,全年84个报告等系统研究,为中国企业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竞争力和现代化建设能力,落实高水平和政府重大战略举措,高水平推进公司宏观前瞻和战略规划能力建设。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资料订阅联系
 
张主任
 
电话:010-86390675  18618293457 (同微信)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