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内外因素叠加的多重冲击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的五个不足
2022-06-10 11:38:28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就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尤其是疫情暴发以来,中央多次制定相关政策对中小企业进行纾困。但面对内外因素叠加的多重冲击,当前的政策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第一,直接补贴力度不足。这一问题既体现在总量方面,又体现在补贴方式中直接补贴力度不足。与美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已经完成的3.7万亿美元实际支出相比,我国救助额度不足。同时,美国救助以直接补贴为主,我国政策以减税降费为主,直接补贴不足。
第二,支持政策覆盖面有限。我国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58亿,其中企业主体有将近5000万。可以看到疫情对于市场的冲击是普遍性的,但是一些政策的普惠性却并不到位。以留抵退税为例,税务总局公告显示4-5月份有9000亿元退到了149万个纳税人账户上,占市场主体的比例非常低。此外在房租减免方面,邮储银行4月成本调查显示房租减免等只有12%的小微企业享受,这主要由于国有物业才有相关政策。这也反映出支持政策覆盖面相对有限。
第三,应收账款融资发展缓慢。近三年的疫情使得各行业供应链支付周期变长,而传统的减税降费的普惠金融政策难以解决应收账款占款问题,所以发展供应链金融十分有必要。目前美国票据市场上基本是企业发行的商票,银行承兑汇票很少。而目前我国企业自身发行的商票较少,其中中小企业发行数量更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性。
第四,优惠政策套利问题凸显。我们之前做过统计分析,当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利率低于住房市场贷款利率时,小微企业数量异常增加,存在部分小微企业套取经营贷用于房地产市场的情况。除此之外,在推行留抵退税等税费减免时,由于部分信息核实存在难度并且监管部门协调相对困难,使得部分企业出现套利行为。
第五,提振信心缺乏有效手段。在当前疫情防控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层层加码的情况。这种对于经济和企业关注和支持缺乏的政策导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经营的信心。除此之外,当前支持企业的政策力度不足,并且时间有限,也会影响到市场信心的提振。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