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从七方面来看 我国经济呈现的恢复势头 详情

从七方面来看 我国经济呈现的恢复势头

求是网 / 2022-06-17 13:46:59
  6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5月份,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
 
  我国经济呈现的恢复势头,可以从以下七方面来看!
 
  一、工业生产由降转增,装备制造业回升明显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4月份为下降2.9%;环比增长5.61%。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6%,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9%。
 
  二、服务业生产指数降幅收窄,现代服务业保持增长
 
  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
 
  5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1%,比上月上升7.1个百分点。
 
  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2%,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
 
  三、市场销售有所恢复,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和网上零售持续增长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05%。
 
  5月份,基本生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7.7%。
 
  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49604亿元,增长2.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2718亿元,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比1-4月份提高1.1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5964亿元,同比增长6.2%;5月份环比增长0.72%。
 
  1-5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4.9%、10.8%。
 
  1-5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2.9%,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7.8%、9.0%。
 
  五、货物进出口增长加快,贸易结构持续改善
 
  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4500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月加快9.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9765亿元,增长15.3%,加快13.4个百分点;进口14736亿元,增长2.8%,上月为下降2.0%。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029亿元。
 
  1-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160374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出口89437亿元,增长11.4%;进口70937亿元,增长4.7%。
 
  1-5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9%,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7%,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2%。
 
  六、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
 
  1-5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29万人。
 
  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5%;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6.6%,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6.2%。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8.4%、5.1%。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9%。
 
  5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2小时。
 
  七、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继续回落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与上月持平。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
 
  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1-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1%。
 
  5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1-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8%。
 
  总的来看,5月份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主要指标边际改善,经济呈现恢复向好势头。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