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谈宏观调控、能源安全等
2022-06-29 13:40:01
6月28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回答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的相关问题。
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 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赵辰昕在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和经济运行新情况新特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上,更加注重5个方面,一是明确调控理念,二是创新调控思路,三是把准调控着力点,四是丰富调控工具,五是增强调控合力。
在明确调控理念上,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年度计划宏观引导,特别是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创新调控思路上,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更多依靠改革创新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
在把准调控着力点上,准确把握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扭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着力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畅通经济内外循环上下更大功夫,推动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在丰富调控工具上,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改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聚焦结构性矛盾,完善科技、产业、区域、环保等政策。
在增强调控合力上,强化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注重内外统筹,加强各领域政策的统筹协调,做好政策评估和预研储备。突出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项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等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细化责任分工,激励担当作为。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紧密结合国内外环境变化,进一步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赵辰昕介绍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加快推进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第一,能源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释放优质产能,使煤炭产能结构和布局持续优化,2021年平均煤矿的单井规模比2012年提高1倍以上,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占比超80%。电力方面,电力生产能力快速提高,特别是风电光伏发电发展迅速。2021年底,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23.8亿千瓦,比2012年翻了一倍,年均增速8.4%,其中风电光伏并网装机合计6.35亿千瓦,是2012年的近90倍。油气方面,通过勘探开发力度的持续加大,2021年全国原油产量1.99亿吨,十年间连续保持在2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2021年达到2075.8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加近1000亿立方米,增长近一倍。
第二,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煤炭运输能力大幅提高,浩吉、瓦日等铁路建成运营,“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能力显著增强。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外送有序推进,电力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21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84.3万千米,变电设备容量达到49.4亿千伏安,分别是2012年的1.7倍和2.2倍。油气管网布局也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型。截至2021年末,全国油气管道里程达到18万公里,比2012年增长了1倍。
第三,能源储备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储煤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煤炭应急保障能力日益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明显改善,系统调峰能力稳步提高,煤电机组灵活性制造、灵活性改造工作全面推进,储能技术持续发展,储能产业应用不断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不断优化油气储备制度,构建起稳定高效的油气储备系统。
第四,能源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建立并不断完善全国统一的煤炭交易市场。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电力与燃料价格协调的市场化机制。价格方面的事,刚才荫凯副秘书长已经做了介绍。2021年,全国市场交易电量达到3.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44.5%。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大力规范油品市场秩序,构建有序竞争、高效保供的天然气市场体系,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总的来讲,十年来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快建立健全,我国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来源:综合整理中宣部新闻发布会实录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