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孙学工:下半年经济政策应着眼长期增长,避免过度追求短期高增速 详情

孙学工:下半年经济政策应着眼长期增长,避免过度追求短期高增速

2022-07-26 23:00:49
 
近日,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举办的“2022中期宏观峰会——稳增长与实现路径”在京成功召开。峰会以今年上半年国内外局势变化为背景,就下半年经济形势展望、宏观政策调整优化、助力我国经济稳增长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研判与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主任孙学工出席峰会并在“下半年经济形势展望”高峰论坛上发言。
 
孙学工表示,我国下半年经济增速的合理区间在5.5%~6%。在该预期下,相关政策出台前应充分考虑经济复苏的实际进度,防止出现政策短期内密集叠加造成的政策性市场波动。孙学工还提出,应针对服务业和房地产等复苏疲弱行业出台定向政策。此外,针对当前已有苗头的风险,必须加快处置,不要让其蔓延,影响宏观经济大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经济运行数据,二季度中国经济受疫情的影响和冲击很大,经济增速0.4%,比一季度明显下滑了4.4个百分点。假设二季度没有疫情,经济正常运行在5%的增速区间,那么按照实际通胀水平计算,二季度现价GDP约少1.3万亿。以不变价格计算,二季度少实现的GDP对全年GDP增速的影响约为1.1个百分点。那么按照今年5.5%的增速目标,在假设其他季度经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二季度疫情会将全年增速拉低至4.4%,影响是非常大的。
 
关于下半年的经济形势,各方面不确定因素很多。从政策预期角度,我们期望下半年达到什么增速水平?这是决定政策选择和下一步具体行动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所谓年增长就是四个季度的平均增长。如果过度追求特定四个季度平均值达到很高的水平,可能会影响后期增长。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必过度纠结后两个季度的增速,而更应该关注后续两个季度、四个季度、甚至八个季度能否保持平稳、正常增长。也就是说,现在的行为不能损害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不能为实现全年平均高增速而追求明显超出现在潜在水平的增速,这往往会导致再后季度增速的波动和通胀压力的加大。根据上述分析,二季度经济下行会对全年增速产生1.1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如果后两个季度要补上这1.1个百分点,必然要实现远超当前潜在增速水平的增长。
 
如何确定下半年的合理增速?这方面可以进一步讨论。目前普遍认为中国潜在经济增速是5.5%,考虑到疫情恢复过程中会有补偿性增长(如2020年四季度增速达到了6.4%,是2018年四季度以来的高点),而且去年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4.9%、4.0%,基数很低,因此下半年实现5.5%~6%的增速,可能是比较合理的水平。我们没必要为追求过高增速,而在各方面政策上加码。
 
下半年要实现5.5%~6%的增速,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严峻挑战。一方面,近期很多经济指标强势反弹,经济恢复态势较好;但另一方面,下半年国内外形势可能更为复杂、更为严峻,特别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要把国内可掌控的事办好。
 
首先,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刚执行一个月,还有很大实施空间。现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已经发行完毕,并且基本要求在8月底前完成使用,政策支持力度很大。6月底社融等金融指标表现也很好,因此三季度政策力度应该是足够的。但四季度可能会面临政策力度衰减问题,说严重点可能会有“政策悬崖”的问题。比如专项债如果在8月底前使用完毕,那么四季度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将会是问题。财政收支缺口问题在四季度也会趋于突出,因为没有时间年内腾挪了。因此综合来看,三季度主要是落实已出台政策,同时要做好下一步的预案,谋划好四季度要出台的增量政策。
 
其次,要针对当前经济复苏的短板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消费、服务业、房地产是明显的经济拖累因素。消费领域,一方面要扩大对低收入者的支持力度,因为这部分人的消费倾向最高,政策刺激效果最明显。另一方面,收入是当前制约消费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最大的瓶颈。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为3%,但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速是-0.7%。收入与支出缺口很大,说明居民是有支付能力的,之所以不愿意消费,一是因为疫情影响下消费场景受限,二是因为居民消费信心受到影响,市场主体预期较弱。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大社保力度,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改善消费预期。现在是完善低保、医保、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良好时机。如果提高医保待遇,居民会很快把钱花出去,形成医疗消费。从消费结构看,我国商品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更多是在社会保障等公共消费领域存在明显差距。这个短板迟早是要补上的。
 
最后,要更加重视房地产市场,特别要处置好房地产市场的信用风险。个别房地产企业的信用风险对市场预期有持续的负面影响,也影响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置和化解房地产领域的信用风险,加快恢复市场信心。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