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中共中央政治局7·28会议释放重要信号:淡化经济增长目标 着力稳就业稳物价 详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7·28会议释放重要信号:淡化经济增长目标 着力稳就业稳物价

中国网财经 / 2022-07-29 22:10:09
 
7月29日讯(记者 李春晖)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了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的严重冲击,实现了企稳回升。接下来,下半年经济工作应该怎么做?如何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为下半年经济工作把脉定调。
 
释放信号:不强求实现“5.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
 
此前4月29日政治局会议中曾经提到的“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在7月28日政治局会议中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全年GDP增速设定的预期目标是“5.5%左右”。然而由于二季度遭遇了新冠疫情等超预期突发因素的不利影响,上半年GDP增速为2.5%。如果全年要实现“5.5%左右”目标,难度比较大。
 
以往已经有不少学者解释过,每年的GDP增速目标是预期性目标,不是约束性目标。“考虑到上半年疫情大幅超出预期,而全年‘5.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在疫情前制定的,我们认为下半年不会为了实现全年‘5.5%左右’的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政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事实上,只要今年全年GDP增速达到4.0%至4.5%左右,就能为稳就业提供坚实基础;横向对比,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处于明显领先水平。”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在淡化全年GDP目标背景下,关乎民生的就业目标将是底线。当前,青年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6月份,16-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为19.3%,处于今年以来较高水平。
 
会议强调“要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扩大需求或从“基建拉动+适度刺激消费”着手
 
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
 
王青认为,扩大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稳就业扩消费,并实施适度的消费刺激政策。二是保持基建投资提速势头。
 
前者来看,王青表示,前期出台的600亿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效果明显,下半年不排除在发放消费券、增加消费补贴方面有更大规模的政策举措。对于后者,此次会议提出“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等。“这些部署从财政和货币政策两个方向入手,都指向继续推动基建投资提速。”王青称。
 
他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从上半年的7.1%进一步加快至13%左右,全年有望实现10%的累计增速,显著高于去年全年的0.4%,对GDP增长的拉动力将达到1个百分点左右。
 
4月29日政治局会议中曾经提到的“增量政策工具”,本次会议中未再提及。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一方面是由于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等实施时间才一个多月,还有相当的实施空间,要继续推动政策落地和效果显现;另一方面显示出决策层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
 
具体到财政政策方面,温彬表示,会议并未提及此前市场热议的特别国债和上调赤字率,显示财政政策重在落地见效,这些增量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不大。货币政策方面,同样没有加码,预计下半年政策将保持连续性。
 
李超认为“刺激的上限是通胀”,在拉动总需求时,要把握政策的冗余度,注重跨周期调节,防止陷入欧美国家高通胀的境地。
 
经济大省挑大梁
 
此次会议虽然淡化了全国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但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李超表示,2021年经济总量排名前五的省份所制定的2022年GDP增速目标分别为广东省(5.5%左右)、江苏省(5.5%以上)、山东省(5.5%以上)、浙江省(6%左右)与河南省(7%左右),均持平或高于全国目标,有望对全国经济形成火车头的带动作用。
 
王青认为,上半年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大省(市)、强省(市)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下半年伴随疫情得到稳定控制,这些省市蕴含经济强劲反弹的潜力,能够对全国经济较快修复发挥引领作用。下一步,政策面将鼓励这些经济大省(市)、强省(市)充分释放增长潜能。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