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协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详情

协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2-08-24 15:24:38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其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等作了全面规划,推动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 朱伟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是粤港澳三地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2017年《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2019年、2020年、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相继出台并落地实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2021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人民币;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超6万家,比2017年增加2万多家。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软硬联通”助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一方面,基础设施“硬联通”稳步推进。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港澳进一步融入全国交通网络。南沙大桥开通运行,深中通道加快建设,跨珠江口通道已建成5条,在建4条。“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2492公里,规划到2035年,主要城市间将实现1小时通达。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加快形成,机场群旅客吞吐能力超过2.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年通过能力约8500万标箱,均居世界四大湾区第一位。另一方面,规则机制“软联通”不断突破。跨境通关更加便捷,莲塘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继开通,“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实施,三分之二的出入境旅客通过自助方式通关,基本实现排队不超过30分钟;三地物流更加高效,粤港、粤澳海关“跨境一锁”便利货车快速通关模式扩大到整个大湾区,依托“单一窗口”实现粤澳货物“一单两报”,通关时间大幅压缩。资金跨境流动更加便捷,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实施,广州期货交易所挂牌运作,“深港通”“跨境理财通”、债券通“南向通”等便利措施出台实施。
 
协同创新驱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是建成了一批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创新载体。以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重点,推动创新载体沿广深港、广珠澳“两廊”和深圳河套、珠海横琴“两点”布局。中国散裂中子源投入运行并向港澳地区用户开放,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嬗变装置加快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不断优化,10家广东省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运行良好,集聚了一大批港澳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二是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更加畅通。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省、市科研项目财政资金跨境拨付超3.7亿元,惠及10余所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加高效。深入推进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探索形成“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民生融通赋能高品质生活共同家园建设。一方面,更多港澳青年来粤就业创业。全面取消港澳人员在粤就业许可,港澳居民可同等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创业方面,“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已累计孵化港澳项目2800多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4100余人。另一方面,港澳居民来粤生活更加便利。港澳居民及随迁子女可同等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参加中高考。“港澳药械通”试点实施,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按规定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湾区社保通”政策落地,截至2021年年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达27.92万人次。
 
平台建设引领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创新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个人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实施。截至今年6月底,合作区有澳资企业4900多家,注册资本1400多亿元。聚焦与香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统筹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物理扩区”和“政策扩区”,编制完成前海合作区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截至今年5月底,前海注册港资企业9643家,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以上港企达4117家。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功能日益完善,今年上半年新设立企业10825家,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7个(累计230个)。
 
新发展阶段,大湾区建设又有了新的重大使命。下一步,将着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以及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持续释放战略叠加效应和强大驱动效应。一是依托深港河套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完善联通港澳、接轨国际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二是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数字湾区”,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推进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促进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加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并推动佛山三龙湾等一批特色合作平台建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作者:朱伟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