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三大挑战”
2023-02-28 10:07:04
订单转移和产能转移相叠加。一是订单转移趋势显现。在国内外疫情反复的背景下,部分发达经济体放松防疫政策,实施带疫复产,同时东南亚等地区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好,国内企业订单出现向海外转移的现象。纺织服装、家居建材、消费电子等行业企业反映订单外流明显。二是产能出现向外转移。疫情冲击和贸易摩擦影响全球产业布局,跨国公司调整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分布。同时,随着国内人工、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东南亚等国营商环境逐步改善,部分本土企业选择在国外设厂经营。当前订单和产能向海外转移相叠加,不利于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影响国内工业生产稳步恢复。
企业缩表和居民缩表相同步。一是企业投资和生产意愿不足。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因素导致企业扩大生产意愿不足,投资回升动力趋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未来一段时间计划增加投资的企业占比仅为26%(多年平均水平不低于40%)。尽管当前货币流动性充裕,但企业新增贷款扩大生产意愿不强,导致部分资金难以进入生产领域。二是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2022年以来,部分房贷业主开始提前偿还房贷,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使得新增房贷放缓,而居民储蓄存款较快增加。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城镇储户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创历史新高。企业和居民部门同时收缩资产负债表导致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增长乏力,经济增长动能减弱。
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交织。一是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承压、工业品价格走低、房地产遇冷等因素交织导致地方财政增收困难加大。与此同时,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因而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明显上升。二是局部金融风险开始暴露。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房企面临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等风险,部分购房业主出现停供房贷现象。中小银行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水平、公司治理等问题突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逐步暴露。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和金融风险相交织,势必压缩财政金融政策稳增长的空间,掣肘宏观政策的效能。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