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王军:经济温和复苏大趋势未变,二季度GDP增速或超7.5% 详情

王军:经济温和复苏大趋势未变,二季度GDP增速或超7.5%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3-05-24 17:09:23
今年前4个月的经济统计数据公布后,关于中国经济到底何去何从的讨论越发激烈。
 
一方面是3、4月份数据回暖和五一假期带来的消费繁荣景象,另一方面衡量消费品和工业品价格的两大指数CPI和PPI仍在持续探底,引发了市场和业界对通缩的担忧。
 
现在经济到底是冷是热?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
 
王军表示,当前经济形势最大的特点还是结构性复苏、温和复苏,物价虽未进入通缩区间,但确实面临着经济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振的情况。要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就需适时适度加大政策宽松力度,并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继续做好稳增长、稳就业、促消费、稳投资、稳信心等工作,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通缩是个伪命题
 
问:继3月之后,中国4月CPI和PPI同比增速再次双双回落。中国CPI和PPI持续低于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和业界对通缩的担忧。我们进入典型的通货紧缩区间了吗?
 
王军:物价作为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在经济复苏早期表现相对低迷比较正常。
 
通货紧缩一般认为有三个标志:即两个特征和一个伴随,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跌和伴随着经济衰退。而国内经济还处在复苏阶段,物价下跌的结构性特征也比较明显,并非普遍下跌。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可以看到服务消费明显回暖,服务价格涨势也好于商品价格,4月CPI旅游分项同比上涨9.1%。而且剔除食品与能源分项后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上涨0.7%,并未继续下行。再加上M2同比增长12.4%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在货币供应高增长的同时,物价却走低,显然这并非典型的通货紧缩,所谓通缩是个伪命题。但通缩压力加大、物价持续低迷则是个真问题,对其高度关注是完全正确的。
 
问:目前PPI同比已经连续7个月为负,预计PPI同比什么时候能够转正?如何看未来CPI和PPI走势?
 
王军:随着需求端的持续改善,物价持续下跌的情况将很快有所改变,物价涨幅整体温和,总体呈浅“√”型走势。
 
预计二季度CPI仍将偏低,核心CPI向上难度也较大,但5月开始大概率将迎来回升。下半年的CPI将小幅向上运行,整体中枢大致在1%的水平,通胀形势整体温和。
 
就PPI而言,二季度大概率仍在底部徘徊,国内基建发力和房地产市场企稳带来的需求回暖,将对生产资料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三季度开始PPI将筑底回升,最晚有望在四季度重回正增长区间,但全年PPI可能仍为负值。其中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于海外的输入性影响,如果下半年海外经济超预期走弱,原油价格再度下滑,那么PPI进一步下行的风险仍不可忽视。
 
问:目前讨论通缩,还是担心需求不足的问题,今年很多企业都反映订单不足,开工率较低。今年前4个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明显低于往年增速,产品销售率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王军:工业增加值增速从3月同比增长3.9%回升至5.6%,说明工业生产确实在恢复,但并不强劲,因为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去年疫情带来的低基数影响,而且4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也出现了负增长,是较为罕见的现象。
 
我觉得里面有几个主要原因。首先是受价格的拖累,PPI、CPI的结构性走弱都是需求不足的反映,也会逐渐传导到生产上。而且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都是两位数的下滑,很大程度也是受到了产成品价格下降的挤压,抑制了工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外需的拉动也在减弱,从我们的微观调研来看,新三样产品的表现确实非常突出,但大多数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今年工业品出口交货值的同比增速直到4月份才刚刚转正。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原来在工业增加值里贡献很大的高技术产业,现在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趋势,增速慢于整体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这是一个有数据记录以来从未有过的情况,或许和半导体行业相关性较大。全球半导体行业实际上进入到收缩周期,而且国内半导体行业前几年投资扩张比较快,收缩幅度可能更大。
 
“疤痕效应”制约需求回暖
 
问:内需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去年房地产市场大幅震荡的影响。很多人感到迷茫,也很关心接下来房地产行业会走向什么阶段,房价会不会下跌,政府会不会跟过去一样出台刺激政策?
 
王军:房地产行业修复力度不算强劲,而且势头有逐步放缓迹象。目前各地都在“保交楼”,但很多限制性的政策实际上还是没有取消,而且居民收入和预期持续改善仍需时间,新房待售面积尚处高位,去库存压力较大。新房销售不及二手房销售,房企通过销售回款难度较大等,都表明当前房地产销售的支撑力度较弱,房地产投资仍处在瓶颈期,复苏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同时,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城市分化行情将更加严重,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和销售仍将承压,央国企及部分优质民企与中小房企之间也出现销售分化,新房的销售增长也不如二手房明显,部分房企仍将有违约、出险和爆雷的风险。
 
不过,未来支持房地产投资逐步企稳反弹的积极因素依然存在,上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了“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针对一些低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政策会更加偏积极,未来房地产市场还会呈现销售改善带动投资企稳的情况。
 
综合来看,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将保持平稳态势,房地产销售有望继续保持同比增加、环比改善,进而带动投资企稳,环比较一季度有望小幅增长。到了下半年,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拖累应该会进一步减弱。
 
问:目前在提振消费方面的政策还有哪些优化空间?尤其是此前一直起支撑和引领作用的汽车行业,未来还有多大的需求释放潜力?
 
王军:三年疫情导致的“疤痕效应”十分明显,社零整体反弹力度有限,距离疫情前的正常年份还有不小差距,而且复苏有放缓迹象。实际上可以刺激的消费点有很多,关键是要靠政府转变思路,把钱花在刀刃上。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结合去年一些促消费政策的实际效果,目前应当把财政资金更多向居民部门倾斜,特别是向低收入者、农村的老年人群、城市的高龄离退休人群倾斜,给他们额外的财政补贴,才会对扩大需求、改善消费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公共服务方面的消费中,在住房、医疗、社保养老等领域,给予低收入群体一些更为直接的补贴,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当期的消费的扩大,又有利于中长期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另外,汽车一直是居民消费的一项重要支出,但汽车在很多地方仍然被限购限行,如果说燃油车限购是考虑到污染问题,那新能源汽车是否可以适当放开。如果是交通拥堵的问题,那更需要尽快优化城市管理水平和路网设计,而不是在汽车销售上加以限制,要让真正的需求得以合理释放。而且新能源汽车正处在优惠政策的切换期,在目前着力提振消费的背景下,相关的接续政策还是应当尽早出台。
 
问:今年3、4月份外贸持续回暖,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受到去年疫情低基数的影响,如何看待当前的外贸形势?
 
王军:出口表现是当前经济最大的亮点之一,4月增速虽有回落,但仍然高增8.5%,再超市场一致预期,显示中国的出口暂时还是呈现超预期的韧性。一方面是疫情后前期积压订单出现持续快速回流和集中释放,特别是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增长异常强劲,另外,东盟、俄罗斯、“一带一路”和非洲市场成为支持我国出口改善的重要动力。
 
但外需不足仍是影响当前我国外贸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各国的经济复苏依然不均衡,周边经济体中,韩国、越南的进出口都出现两位数的同比下滑。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下行势头在中国4月出口数据中有所体现,4月份中国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6.5%,为连续9个月同比负增长,所以我国外贸后续的压力依然很大。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发展中经济体同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仍然明显,购买力和市场消费容量还存在较大的落差,因此巩固和稳定发达经济体市场对稳外贸的作用仍是必要的。
 
从目前已有的高频数据来看,外贸订单不足的压力可能会在5、6月份逐步显现,而且随着低基数效应退去,预计二季度中国出口降幅仍有单月回落至负值区间的可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负向拉动可能会逐渐显现。接下来推动国内经济修复将更加倚重内需,未来一段时间宏观政策将在促消费、稳投资方面持续发力。
 
着力恢复民间投资信心与活力
 
问:近一段时间以来,民间投资一直处于低位,1-4月民间投资只增长了0.4%,原因主要有哪些?要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还可以采取哪些举措?
 
王军:民间投资近期表现不尽如人意,这显示民营企业家或者说民间资本的预期和信心仍需继续提振。宏观政策要发挥出效果,必须作用于微观市场主体,必须作用于市场主体信心的提振,否则政策陷入陷阱和空转。
 
从数据看,民间部门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民间投资增速还是显著慢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低于疫情之前的增速。而且一季度的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1.8天,远高于历史同期(2019、2021、2022年同期分别为55.5天、53.8天和54.7天),接近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3月的63.1天。
 
为了更好地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扩大民间资本投资,当前应持续推动改革开放,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从理论认识、政策法规和激励机制上解决微观主体积极性不高、信心不振的问题,打破制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优化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营造公平竞争、透明法治、更加便利可靠的营商环境,在全社会培育和形成爱护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从法律上充分肯定企业家的贡献,切实保护产权,特别是保护企业家及其财产权。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正面褒扬、超额激励成功企业家的长效机制,如果能够抓紧树立一批实际的榜样与标杆,对稳定企业家信心的作用会是极大的。
 
问:你对二季度的经济形势有何预判?
 
王军:目前经济总体仍处于疫情后的“疗伤阶段”,“疤痕效应”坚硬顽固,经济主体预期和信心的恢复、就业和收入的改善,政府、企业和家庭三大资产负债表的修复,经济增长内生动能的增强,都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大家保持一定的耐心和信心,不必过度悲观。
 
预计二季度内需不足仍是主要问题,外部风险是可能的意外冲击,GDP增长有望在7.5-8%左右,这一增速也将是全年的高点,三、四季度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依然会在5%以上。
 
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犹存,温和复苏的大趋势没有改变,还是应当坚定地看好,可以对未来复苏的强度和可持续性更乐观一些。在宏观政策上,既不要过多加码刺激,也不能就此转向收缩。未来总量的逆周期政策依然不会是主角,政府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创造、改善环境和稳住基本盘,释放居民、民间资本的活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