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重塑全球能源价值链
学习时报 / 2025-04-11 11:29:48
地缘政治与全球能源价值链的动态交织
近年来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正在改变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的传统定义,影响着全球能源价值链。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突破使美国从天然气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重塑了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提升了美国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控制力,摆脱了对中东等地区石油生产大国的依赖,也使能源重新成为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博弈中的重要筹码,为美国的国际关系提供了更多闪转腾挪的空间。在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下,欧洲力争摆脱对俄罗斯的油气依赖,2023年美国超越卡塔尔成为世界最大的LNG出口国,2024年美国的石油和LNG出口量又创出历史最高纪录。
随着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推进,新能源技术强国在国际地缘政治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中国已建成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为全球贡献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约70%的风电装备,凭借在新能源技术装备出口方面的强大实力,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了对燃油的依赖,有力推动了沙特、阿联酋等石油大国的能源转型。
地缘冲突加剧能源供应链紧张。尽管全球能源日趋多元化,但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往往导致能源供应链的短期紧张。2022年2月下旬,乌克兰危机引爆一轮全球能源危机,煤炭、石油、天然气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同步急剧上涨的状况,多国出现“用电荒”。当前中东地区的巴以冲突、也门冲突、叙利亚内战等也严重冲击了全球石油供应链,造成了全球能源价值链的不稳定。
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价值链的割裂。美国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IRA)和欧盟出台的《净零工业法案》(NZIA),通过高额补贴等手段,推动新能源供应链“去中国化”,试图构建本土化或阵营化的能源价值链。欧盟实施的碳边境调节机制,针对进口的能源产品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使得全球能源供应链面临分裂风险,严重影响了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
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使得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短期内得到提升。许多能源消费国的能源政策与能源战略由“气候安全”转向“能源安全”。面对乌克兰危机,部分欧洲国家或重启最近已退役的燃煤电厂,或加强油气储运能力、扩大进口来源,或推进核电建设,或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审视其能源转型进程,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积极布局氢能等新兴产业。这些政策组合的实施将对欧洲乃至全球的能源价值链带来深远影响。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