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沈建光:中国央行降息有何新特点 详情

沈建光:中国央行降息有何新特点

FT中文网 / 2019-11-23 23:42:51

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
 
近年来,央行货币供给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通过外汇占款进行被动投放转为主要依靠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进行主动管理,对银行间流动性的控制力明显增强,价格型工具的重要性凸显。
 
央行行长易纲此前曾表态,从国际经验看,目前各国的中央银行都以利率调控为核心,因为利率在供给和需求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更加注重市场利率,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中国货币政策框架也正在从数量调控为主向价格调控为主转变的过程中。
 
从实际动作来看,近年来中国央行先后推进利率市场化、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取消存贷比、构建利率走廊、推出宏观审慎评估系统(MPA)、完善LPR报价机制等多个领域的改革,不断创新价格型工具的使用方式、提高利率传导机制的效率。在笔者看来,本轮降息方式较以往比有诸多新特征,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