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RCEP如何破局全球贸易困境?
中宏国研 / 2019-12-01 13:15:13
RCEP 全称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是一个包含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的区域自由贸易框架性协定。它旨在基于“10+6”国家建立的双边 FTA,整合东盟与其他六国已建立的 5 个自由贸易区(澳新同属一区),建立一个区域内框架性自由贸易协定,降低关税等贸易壁垒,促进区域内经济合作和商品、资本流通。
全球贸易变局催生区域合作新趋势
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拖累全球贸易出现负增长。自 2018 年 3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拖累全球出口总额同比增长持续下滑。2019 年二季度,全球贸易总额同比下降了 1.95%(以出口离岸价计算)。2019 年 11 月 WTO 发布的四季度货物贸易晴雨表(Goods Trade Barometer)为 96.6,较上季度回升 0.9,但仍处于 9 年来低点。同时 WTO 将2019 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由此前的 2.6%大幅下调至 1.2%,欧洲央行(ECB)、澳洲联储等一众机构看衰全球贸易形势。

受累于中美贸易摩擦,中国贸易额同比、环比增速亦双双走低。最新数据显示,2019 年 10 月中国出口和进口总额环比分别下降 1.3%和 10.2%,同比分别下降 2%和 4%。其中,中美双边贸易关系无疑受影响最大。2018 年以来,中美双边贸易额不断萎缩。2019 年 1-9 月中美进出口总额仅为 4479 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 4739 亿美元下降 5.48%。其中美国出口中国商品降幅更大,2019 年 1-9 月中国进口美国商品同比下降 18.78%。

同期,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欧盟在 2018 年、2019 年与中国双边贸易保持平稳增长,2019 年 1-9 月进出口总额为 57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1%。

另一方面,RCEP 国家对华贸易不断增长,东盟跃居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关系趋冷给中国外贸带来较大挑战,而中国与东盟等 RCEP 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却不断增长。2019 年 9 月,东盟十国与中国双边贸易总量超过中美贸易,东盟跃居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的背景下,其他 RCEP 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关系也保持相对稳定。2018 年,RCEP 国家与中国双边贸易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 32.29%。其中东盟占比最多,占 RCEP 国家中 39%,日韩紧随其后,分别占 22%和 21%,澳洲位列其后占10%。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WTO 诸多协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操纵全球经济秩序的工具,同时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在此背景下区域化合作新趋势被催生出来,其中 RCEP 协定就是涉及亚太地区经贸区域合作的重要产物。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