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金融科技 > 全面提升技能水平 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 详情

全面提升技能水平 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

光明日报 / 2025-05-15 15:47:28

充分发挥产业工人的主体性作用

 
  从理论上看,产业工人的技能要与经济中的通行技术相匹配,技术进步与技能积累之间呈现鲜明的动态互补关系,这是工业革命以来产业变革和产业工人队伍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实践证明,高素质产业工人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技术,也能参与到新技术开发和创新创造中,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创新—新技术运用—技能提升—效益增长”的正向循环。然而,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技术迭代和劳动形态演变与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更新和素养提升并不同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面临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更新超出产业工人的认知范围、产业工人对技术与自动化的过度依赖导致产业工人主体性作用不断削弱等困境,进而影响了产业工人劳动的自主、创新和创造。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是工人,主体是工人,最终受益者也是工人,因此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工人这一主体展开。应着重从以下方面着手,促进产业工人主体性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重视人与技术的互补性,建立健全针对存量劳动者和新增劳动者的“再技能化”的职业全生命周期培训制度。把准“人机协作”与“人机共生”这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方向,围绕“技术技能+人类技能”有机组合,注重劳动者对人工智能的适应性训练。二是进一步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把职业培训与人才评价、人才使用、人才激励等有机衔接,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养、创新创造、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及收入合理增长机制。全面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发动更多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加强指导和监督。有序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严格要求、动态调整的原则,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加强各类新型职业标准建设,提升新型职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三是进一步保障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从根本上讲,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高质量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好产业工人合法权益是激发产业工人最大限度发挥其主体性作用的重要保障。《意见》把“维护劳动经济权益,增强产业工人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独立成篇,彰显了对产业工人合法权益的高度重视。国家层面要总结好劳动法实施30年来的成绩经验,立足于新的人口形势和新的就业态势,突出对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把对产业工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转化为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能。发挥企业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任务的主体性作用,加强企业用人合规建设,提高企业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建设中的参与度。强化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将产业工人技能建设的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产业工人。要注重职业规划与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建设同步,优化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环境,不断增强产业工人的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激发产业工人积极主动提升职业技能与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作者:李 雄,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