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金融评论 / 2025-04-27 11:37:17
面对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攻势,中国采取了强硬立场,对美方最近两轮加税予以对等反击,致使双方商品关税均突破140%。中国为何选择如此应对?当前僵局是否有转圜余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 / 2025-04-27 11:33:38
美国政府出台“对等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剧烈震荡,加大世界经济衰退风险,遭到世界各国普遍反对。美国声称加征关税的目的是实现“制造业回流”,妄图以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争夺全球产业资本,实际上严重低估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和美国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
人民日报 / 2025-04-24 16:41:58
韩国政府日前召开临时国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旨在助力民生经济发展的补充预算案,规模达12 2万亿韩元(1美元约合1422韩元)。其中,用于增强贸易和人工智能竞争力的补充预算为4 4万亿韩元;用于支援个体工商户和弱势群体的补充预算为4 3万亿韩元。韩国政府预计,补充预算将拉动经济增长约0 1个百分点。
经济日报 / 2025-04-24 16:13:47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中美加强合作符合全世界的期待。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按照相互尊重的原则,通过平等对话解决贸易分歧。
经济日报 / 2025-04-21 09:47:50
美国政府日前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在受关税政策冲击的贸易伙伴名单中,不少非洲国家在列。在美国的威胁施压下,相关非洲国家经济和外贸受到严重影响。
经济日报 / 2025-04-12 15:48:49
美国新一届政府正在以加征关税政策对全球展开“极限施压”。其在亚洲最亲密的盟友日本也未能幸免。虽然日前美国政府宣布对部分国家暂停征收“互惠关税”90天,但对日本而言,汽车、钢铁、铝等支柱产业的关税措施并未作出调整,影响依然存在。本就处在艰难运营状态的石破政权能否妥善应对美国政府的关税战,将很大程度上左右7月份参议院选举的走向。
经济日报 / 2025-02-25 13:52:57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多名官员近日表示,美国新一届政府的贸易、移民及其他政策存在不确定性,通胀反弹风险正在上升,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造成较大影响。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当天表示,考虑到美国经济面临的各项风险,“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是适当的”。
经济日报 / 2025-01-22 11:19:3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更新内容,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 3%,较2024年10月份的预测值高出0 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00年至2019年3 7%的历史平均水平。同时,IMF预测2026年全球经济增速也将保持在3 3%的水平。
经济日报 / 2025-01-16 10:32:33
技术进步、人口结构变化、地缘经济形势紧张和经济压力作为关键因素,正在深刻改变全球各行各业的就业情况。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商业模式,劳动力的技能差距仍是当前企业转型的首要障碍。
经济日报 / 2025-01-07 14:41:10
2024年,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之下全球经济韧性凸显,总体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新的一年,面对债务风险上升、保护主义加剧、地缘局势紧张等诸多挑战,全球经济如何增强增长动力、延续复苏态势?这是各方需要直面的必答题。
经济日报 / 2025-01-07 14:39:04
对美国来说,2024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一方面,美国经济虽整体温和增长,但仍面临重重挑战;另一方面,2024年美国大选是疫情后的首次政治格局“洗牌”,其结果直接影响美国未来的经济政策。展望2025年,新一届美国政府的移民、关税、税收、能源等政策值得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也将对美国经济的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日报 / 2025-01-06 14:54:29
2024年,世界经济持续复苏,贸易需求总体上升。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深,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诸多不确定性导致复苏进程的可持续性和平衡性面临考验,应该准确预判,积极应对。
经济日报 / 2025-01-06 10:46:32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强劲逆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深刻改变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本土化、区域化、多元化发展态势。2024年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不断深化,并呈现一些新特点。
经济日报 / 2025-01-06 10:43:01
2024年全球经济呈现缓慢复苏态势,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就业市场总体保持稳健,贸易逐步回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然而,不同经济体的表现明显分化,发展鸿沟进一步扩大。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仍将中低速运行。我们要科学研判,灵活应对,坚定信心做好自己的事。
工信部网站 / 2025-01-02 20:46:06
加快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清洁低碳氢应用,是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是促进节能降碳、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为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制定本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