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把握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 详情

把握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

学习时报 / 2025-09-26 11:44:43

充分认识全方位扩大内需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扩大内需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文件,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202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4年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政策带动大宗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重点领域设备更新2000万台(套)以上。2025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品类从8类扩至12类。202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2025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政策效果进一步凸显。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十四五”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国内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但是,必须看到,全方位扩大内需仍面临多重挑战。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仍是国内需求不足。物价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综合反映。虽然部分领域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现积极变化,但市场总体需求不足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2025年6月CPI同比上升0.1%,连续4个月负增长后转正,连续27个月在0%附近波动,且两年多来CPI 绝大部分时间低于0.5%;PPI同比下降3.6%,降幅扩大,连续33个月负增长;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为负,超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7个季度),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长纪录。
 
扩大内需的有效机制还不健全。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率为40%左右,不仅远低于高收入经济体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56%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我国提振消费还有很大潜力。目前消费不振的原因,除有收入增长放缓、预期不稳、消费能力受到制约外,消费领域还存在一些行政性限制政策,潜在消费需求难以有效释放。同时,民间投资已连续两年下降,出现投资增速放缓现象。主要是企业投资意愿偏弱,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一些领域市场准入设限、投资存在障碍,有的存在“玻璃门”现象,制约了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
 
内需不足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并存。总体上,我国工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不高,一些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状况。2024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汽车制造业全年工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8%、69.8%、62.2%和72.2%,都明显偏低。不同于此前,本轮产能过剩不仅出现在传统行业,新能源、光伏等新兴产业也因技术迭代过快与重复建设出现了产能过剩,“内卷式”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恶化。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