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
学习时报 / 2025-09-26 11:44:43
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扩大内需工作,《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许多文章都对此作出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内需的丰富内涵,为更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指明了方向。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今年重点工作的首要任务,并作出重要决策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求,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更好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汇聚强大合力。
深刻把握全方位扩大内需的内涵要求
1978年后,我国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外部需求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为应对外部需求萎缩,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从扩大内需到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我们党对扩大内需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的进一步升华,有着深刻的内涵要求,我们要把握好其精神实质。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持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但消费占比仍偏低,2010年居民消费率降至35.6%的历史低点。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2025年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切实转变观念,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所以,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首先要提振消费。
充分发挥投资扩内需、优供给的关键性作用。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并不意味投资不重要,有效投资对于实现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仍然起着关键性作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扩大投资举措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4万亿”投资计划强化了投资作为逆周期调节工具的作用。2016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更加注重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要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意味着,不能再简单地就投资谈投资、就消费谈消费,而是要把两者间的转化、促进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不应局限于消费与投资哪个更重要,要采取措施打通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堵点,通过扩大投资促进消费,通过提振消费引领投资,形成促进内需扩大的强大合力。
加强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建设。全方位扩大内需要把政策调整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的扩大内需,并不只是扩大政府公共支出,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全方位扩大内需,并不是应对市场风险和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更不是只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而是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内需障碍,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释放内需潜力的可持续动力。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