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详情

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2025-09-29 09:59:11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鲜明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以一系列划时代的思想变革和实践创造,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前不久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中,贯穿全卷、分量最重的就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指导新实践、引领新变革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
 
  理论上不断深化,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提供根本遵循
 
  《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共收入习近平总书记165篇重要文稿,其中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近100篇。在这些重要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伟大实践,不断总结和深化对新时代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是改革思想的经济篇,也是经济思想的改革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也翻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中《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等重要文稿,对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地位作了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要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些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作了深入阐述,突出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又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就要各方面齐心协力来干,众人拾柴火焰高。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改革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在《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怎么干》等重要文稿中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发展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同时,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新特征和外部环境新变化,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深刻阐述和重大部署。关于更好统筹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等重要文稿中指出,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要继续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关于改革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使各项改革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等重要文稿中指出,要把接续推进改革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战略目标任务,推进创造性、引领性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关于防范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等重要文稿中指出,我们既要通过深化改革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也要通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来保障改革顺利推进。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些重要论述指引我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要求,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制度条件。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将各领域各方面改革聚焦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等重要文稿中指出,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重要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完善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面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文稿中指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个别国家搞“小院高墙”、关税壁垒,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泛安全化,迫使企业选边站队,作出违背经济规律的选择。这不符合市场规则和开放大势。我们要共同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理论升华,又是对新形势下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创造,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对于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