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2025-09-29 09:59:11
推进改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重要保障
经济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科学有效机制保障改革顺利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推进落实机制,创新改革方式方法,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走深走实、不断取得新突破。
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地推进改革,把我们的体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领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党中央层面成立改革领导机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成立包括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在内的6个专项小组,负责各领域改革协调推进和督促落实,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各级党委领导改革工作体制机制,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不失时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健全党领导经济、改革、金融、科技等重大工作的体制机制,优化调整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体制支撑和组织保障。
强化改革系统集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系统谋划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把抓好改革任务落实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施中长期战略规划、实现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等结合起来,推动各项改革朝着既定目标聚焦发力。加强对重要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财税、金融、国企、科技、农业农村、生态保护、对外开放等四梁八柱性质改革,抓好方案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做到前后呼应、相互配合、形成整体。
鼓励基层探索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鼓励引导支持基层探索更多原创性、差异化改革,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探索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无论改革推进到什么阶段,人民首创精神都不能忽视。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充分调动地方基层改革探索创新积极性,鼓励各地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开展差别化探索,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使地方改革更好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围绕推动重大制度创新,部署开展一批改革试点,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共同富裕示范区,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等,有效发挥对改革全局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对经济发展新领域新实践遇到的新问题,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开拓创新,不断创造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改革抓在手上,既挂帅又出征,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要把抓落实作为全部改革工作的重点,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新时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在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压实改革主体责任,健全重大改革举措任务分工落实机制,科学制定改革任务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牵头单位、参与单位、责任事项、成果形式、时限要求和责任主体,强化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抓落实责任,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加强任务督促落实,持续深入开展改革督察工作,将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查内容,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和纠正不担当不作为、不改革假改革等现象,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是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科学体系。我们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自身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中的重要篇目和重要思想,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以改革新动能、发展新优势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作者:穆 虹 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