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详情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2025-09-29 11:42:51

准确把握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科学方法

 
  二、准确把握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科学方法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因地制宜”的辩证法精髓,精准对接各地区各领域的实际条件和发展目标,确保改革不断向更深层次推进、向更高境界跃升。
 
  坚持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方法,构建差异化、动态化的制度供给体系,不断提高规则和政策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充分结合经济体量、技术周期、机会窗口等区域特点和行业特性,推动各地区各行业打出体制机制改革的“特色牌”、“优势牌”、“先手牌”。在此过程中,要防止将“因地制宜”曲解为“画地为牢”,避免“路径锁定效应”,杜绝“空中楼阁式创新”。始终遵循生产力“渐进性量变积累”与“革命性质变突破”的演进机理,基于各地区各领域生产力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精准施策,保障新质生产力与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现实条件相适配。
 
  坚持破立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在立的基础上及时破,在破立统一中实现改革蹄疾步稳。”这就要求我们要因时制宜推动改革,统筹好培育新机制和更新旧机制的关系,防止出现政策断档与制度断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应坚持先立后破、以破促立,在“立”与“破”的动态交互中实现稳中求进。新机制的运转需要渐次推进、逐步优化,切忌急躁冒进,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立是目的,破是手段,应敢于直面挑战和问题,结合实际、充分论证,把握好时度效。对于那些经过检验和论证认为应该破除的体制机制藩篱,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及时清理,为创新腾出空间。体制机制的完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应在实践中历经多次“立”与“破”的交替循环,在不断的“破茧”与“蝶变”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链条在各地区各领域平稳有序、符合规律地转动起来。
 
  坚持系统集成。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集成的工作思路,既要善于“谋全局”,也要善于“抓一域”。做好顶层设计,进行整体谋划,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共性要求寻找体制机制变革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着力增强各项规则与政策的引领性、系统性和普惠性。聚焦重点任务,做好统筹安排,一方面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牛鼻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活创新“枢纽节点”的澎湃动能,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另一方面要善用“十个指头弹钢琴”,避免重点领域的“单兵突进”。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统筹谋划好人才、金融、产业等多领域、多层次改革,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