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将瑞士从避税天堂灰名单中移除 瑞士将面临跨国公司征税难题
经济日报 / 2019-10-25 13:39:44
瑞士国际金融国务秘书处日前发布声明称,欧盟已承认瑞士符合并执行了国际税收标准,在瑞士宣布实施企业税制改革后,欧盟正式将瑞士从欧盟避税天堂灰名单(指名单所列国家承诺遵守国际税收标准但尚未全面实施,又被称为观察名单)中移除。
2017年12月份,欧盟公布了避税天堂黑名单和灰名单。欧盟对名单所列国家实行定期审查,以推动有关国家改革税制或增加新的司法管辖区,并防范和打击公司和高收入阶层各种避税逃税活动。作为欧盟主要经济伙伴之一,瑞士被列入灰名单,一度险些进入黑名单。
今年5月份,瑞士选民以66%的赞成票通过了关于企业税收联邦改革法案。根据这项法律,瑞士将从2020年1月1日起废除与国际标准不符的税收制度。该项法律还引入了国际公认的税收减免措施,如专利转让优惠税制,力图以此维持瑞士作为国际商业枢纽的吸引力。欧盟近日宣布,瑞士已兑现其税制改革承诺,认为此举满足了欧盟的相关要求。
瑞士与欧盟的关系颇为特殊。虽然地处欧洲中心,但瑞士长期以来并未加入欧盟。在经济领域,瑞士与欧盟之间既有密切联系与合作,又存在矛盾甚至摩擦,税制即是一项重要议题。目前,瑞欧之间有100多项双边协议,但欧盟希望打造一个框架条约来替换现有的这些双边协议,双方已就此开展了长时间的对话。瑞士在1972年即与欧盟达成双边关系中的首个协议,瑞士随后采用了欧盟的大部分市场规则,欧盟则给予瑞士公司进入欧盟市场的优惠政策。同时,瑞士还是申根协定成员国,享受欧盟区域内人员自由流动的便利。目前,双方在经济、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等领域已形成日益紧密的关系。
“走出”欧盟避税天堂灰名单,瑞士上下“松了一口气”。欣喜之余,瑞士仍面临新的挑战,即跨国公司如何征税应税问题。日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一项旨在改革税收规则的提案,拟对跨国公司对外销售环节而非总部所在地征税。该提案的初衷是为确保大型科技公司缴纳税款,但现在更重要的是约束跨国公司在其大部分业务所在地避税行为。
对于像瑞士这样的市场规模小但又拥有众多大型跨国公司总部的经济体而言,该提案将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有1000多家跨国公司的总部设于瑞士,其中许多位列全球500强。据估计,瑞士将在这项改革中损失100亿瑞士法郎(约合102亿美元)。以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诺华公司为例,该公司在瑞士的销售额只占其销售总额的2%,但其业务遍布全球,未来诺华大部分企业所得税或将流入瑞士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