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在严控疫情和加快复工复产中做好稳物价工作 详情

在严控疫情和加快复工复产中做好稳物价工作

《中国经济时报》 王立坤 / 2020-03-19 17:47:15

应对疫情 多措并举维护价格稳定

 
 
三、多措并举维护价格稳定
 
下一阶段,在严控疫情和加快复产的同时,应采取改善供给、调控需求、合理监管、引导预期等手段,促进物价稳定,防范物价大幅上涨风险,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加强生活和生产物资储备,预防需求集中释放带来的价格冲击
 
鼓励物资储备向需求端前移。一方面,在企业全面复工、学校全面开学前,各大中城市应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资源,做好食品、日常生活物资、能源等方面的储备工作。另一方面,引导和提示企业加强原材料、零部件、加工设备等物资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工作,保持合理储备和做好应急预案。同时引导农民提前储备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保障春耕生产。国家应充分利用战略和商业存储空间,做好煤炭、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储备工作。对各方储备物资所需资金可予以融资、贴息或财政补贴等方面支持。
 
(二)转变复工推进思路,尽快打通供应链并改善供给
 
当今产业链分工精细,企业间相互依赖,按企业主体分批次复工,企业或将面临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中断问题,影响复工效果。建议转变复工推进思路,兼顾防疫需求和供应链畅通,从点状复工转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系统性复工,按分类分批提高员工到岗率或企业产能利用率方式推进全面有序复工。这将在宏观层面上保障经济体各项功能完备,增加经济韧性,有利于在早期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以及后续全面提升复产速度,加快经济复苏。
 
(三)分阶段释放需求压力,有序推进投资项目落地
 
应避免消费和投资需求集中释放。消费方面,各地宜采取“先复工,后复学”“分类分批逐步提高员工到岗率”的思路,减少大中城市人口短时间内聚集的压力。投资方面,各地方、各部门应保持战略定力,采取“项目分类分批开工”的思路,有序落实各类投资,促进投资需求合理、稳健释放。
 
(四)货币政策重点在于稳增长,但须兼顾物价稳定
 
下一阶段,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但货币政策实施的重点仍在于稳增长。逆周期调节应主要依赖价格型政策工具。应通过降息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存量债务负担。数量型工具应灵活、适度。通过银行系统为各类型企业提供救济性信贷支持或延缓贷款偿付,帮助企业改善现金流,降低违约风险。适度加大对财政的支持力度。在物价形势企稳前,不宜进行刺激性货币投放和信用扩张。
 
(五)价格监管科学适度,规范秩序的同时应尊重规律
 
特殊时期的价格监管措施,应处理好维护市场秩序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对于供求缺口较大的商品,避免简单、强行采取限价措施,应合理设置哄抬物价行为的认定标准,允许价格出现一定涨幅,使其反映特定阶段供求关系及生产流通成本的变化,给予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对于政府实施统筹供应、定向采购的应急物资、防护用品等,也应给予一定的价格上浮空间。
 
(六)全力创造宽松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必要的预期管理
 
向国内外做好信息公开、经济数据解读工作,加强预期引导。应借助国际组织、国际媒体、国内外专家力量,正确、科学解读经济发展形势,遏制唱衰中国言论。同时,应继续采取扩大对外开放、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减税降费等措施,稳定国内外市场信心,改善各方预期。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立坤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