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新基建是否是“新瓶装老酒”? 新“四万亿”会卷土重来吗? 详情

新基建是否是“新瓶装老酒”? 新“四万亿”会卷土重来吗?

泽平宏观 沈建光 / 2020-04-06 21:53:05

“超前投资”新基建是否确有必要?

 
 
当然,也有担忧认为,新基建属于超前投资,必要性存在疑问。但笔者结合以往高铁、机场等中国基建投资的经验来看,虽然部分投资当期看来收益并不明显,但外溢性显著,持续收益值得关注。
 
例如,2004-2017年间,中国基建投资平均增速超过20%。其中,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已经居世界前列,高铁里程、高速里程均居世界第一。根据World Economic Forum全球竞争力报告,2018年中国基础设施整体得分78.1分,排名全球29位,是主要发展中国家中排名最高的。
 
超前的基建是中国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中国在许多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以高铁为例,2019年中国通车的高铁里程超过3.5万公里,占全球的70%以上。高速公路方面,中国高速公路里程14.3万公里,超过美国和欧盟,稳居世界第一。港口方面,全球吞吐量前十的集装箱港口有七个位于中国,2018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51亿标准箱,位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4倍。航空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也在迅速追赶。目前中国通航机场数量239个,数量小于美国的555个,但中国年旅客吞吐量达到“千万级”的机场已达32个,航空基础设施的质量正在大幅提高。
 
整体看来,这些超前投资虽然当期来看收益有限,但外溢性明显,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和物流效率,提升了中国的竞争力,支撑着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的地位。虽然具有超前投资的特点,新基建是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创新投资渠道以及新的消费方式,同样前景广阔。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