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维度强化金融基础设施 服务跨境网络支付
《当代金融家》杂志 / 2020-04-20 17:45:39
强化数据风控:跨境网络支付健康发展的保障
跨境网络支付涉及全球市场,境外交易场景环境更为复杂。即便在统一的监管体系下,具体交易场景中的风险管理问题仍然颇具挑战,对精准有效监管提出新的课题。
在具体交易场景中,跨境网络支付主要面临两个领域的风险。一是交易风险,部分境外地区对电子货币支付牌照管理相对宽松,账户机构对个人用户的实名制要求也比较宽松,甚至设立收单机构也无需持牌,身份冒用、伪造交易成本较低,交易真实性存疑,资金来源合法性缺乏保障,同时部分境外地区如东南亚欺诈和盗刷活动猖獗,欺诈率远高于境内地区,成为跨境网络支付业务风险防控的重点难点之一。二是清算违约风险,目前境内银行、支付机构具有较严格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如银行使用央行货币清算,支付机构通过备付金额度管理等机制,保障清算正常完成。跨境网络支付清算涉及境外机构及其合作银行,关于境外机构和银行的管理手段相对有限,且由于信息沟通不畅、资金交割周期不同等原因,若风险防控措施不足,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容易向境内传导。
金融基础设施服务跨境网络支付展业,可作为交易转接清算中枢,实现资金链路清晰透明,交易信息及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可穿透,资金流与信息流可匹配、易追溯,有效阻断风险传导,保障业务合规稳健开展。特别是,网联平台等主要服务跨境零售支付场景的清算机构,基于信息通路和数据枢纽优势,发挥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可通过大数据手段对异常交易进行监测分析,建立风险事前预警、事中拦截、事后处置的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实现风险有效识别,及时阻断风险交易,及时处置风险事件。目前,网联平台已就跨境网络支付风险监测与应对展开研究,将逐步向监管提供跨境交易数据报表分析等数据能力输出工作,随着平台统筹处理的跨境网络支付业务规模增长,数据累积与深度挖掘将进一步提升网联平台的监管科技赋能能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