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经济策”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脱贫还有哪些可能?
新京报 / 2020-05-28 10:23:00
林勇:构建扶贫长效机制首先要挖掘当地特色
●林勇
构建扶贫长效机制首先要挖掘当地特色
针对脱贫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表示,要构建扶贫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特色。在疫情之后,随着行业恢复,如何将各地的优势因素发掘出来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二是要有平台,要吸引更多大的网络平台参与,尝试抖音等平台带货。第三是物流问题,这不是贫困山区能解决的,需要有商业机构,经营公司。林勇建议全面降低高速公路ETC收费,降低货车成本,因为农产品本身利润不高,运输绿色农产品的物流公司建议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除了这三个因素,还离不开政府支持。一共四个因素,才能将脱贫做成机制、长效化,通过生产链、供应链、运输链、销售链的构建,脱贫才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效果。
针对农产品触网遇到的问题,林勇表示,扶贫思路要开阔,可以考虑与城市挂钩,最重要的是培养买家的品牌忠诚度。他认为扶贫工作分为两种,有大面积区域扶贫,也有一村一户扶贫。一村一户的扶贫方式有很多种,要注意一些村户本身形不成产业,无法进行产业扶贫,这就要注意和城市的挂钩。首先城市里非常缺乏各种家政人员,尤其是医院护工,医院护工的收入不低,但是需要熟练工种。这方面来看,政府可以进行培训,帮助贫困人口掌握护工相关的技能,助其上岗就业。第二种方式是小产品定向供给城市,很多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包括新鲜的农家菜,可以看到有小的电商在线下用高标准收购农产品,定向供应给部分消费者,比如白领阶层。他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品牌忠诚度的方式。“线上带货其实也是品牌号召力、品牌诚信度的展示,各地能否有好的品牌是带货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建议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把扶贫落到点子上。”林勇表示。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