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曹红艳:促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详情

曹红艳:促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经济日报 / 2021-06-12 19:20:38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包含着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朴素生态观。时至今天,仍然启迪着我们在更高层次上,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出非凡的东方之路。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我们远眺山峦,看层林尽染;行走在平原,见蓝绿交织;或者徜徉城乡,品味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来美的享受,也是走向未来的依托。历史昭示,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的时候,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而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的时候,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是我们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实现了从认识到实践上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考验无处不在。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是发展中的“慢变量”,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最优解”,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