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如何实现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稳”与“进”?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这样建议! 详情

如何实现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稳”与“进”?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这样建议!

澎湃新闻 / 2022-04-24 14:16:52
 
导读: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什么要聚焦“稳”?又要如何实现稳中求进的“稳”与“进”?
 
4月23日,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举办的“2022年经贸形势报告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表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要保持战略定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还要坚定发展信心,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赵辰昕强调,当前国内经济供需两端持续承压,经济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更加凸显。而发展是最大的安全,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稳定经济增长,有利于防范各种内外部的风险冲击,有利于保持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解读当前经济形势 实现经济工作的“稳”与“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 赵辰昕
 
对于如何实现“稳”与“进”,赵辰昕建议,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要稳定市场预期,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要稳定市场预期,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要精准防控稳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对于为何要聚焦“稳”,赵辰昕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他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下做好“稳”的重要意义。
 
第一,从当前国际形势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对“稳”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球疫情仍然在持续蔓延,俄乌冲突更是强烈冲击了全球经济,深刻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赵辰昕表示,全球的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风险都在不断的加剧,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全球通胀高企。经合组织(OECD)估计俄乌冲突将使2022年全球通胀提高2.5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受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4.4%下调至3.6%;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溢出效应显现。美联储年内可能多次加息,欧洲央行也宣布收紧货币政策,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较强的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压力。
 
“外部环境决定了今年我们必须在‘逆风逆水’当中求发展,形势越是严峻复杂,我们越要有定力,越要从容不迫,坚定战略自信,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以我们自身的稳定发展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赵辰昕称。
 
第二,从国内经济发展看,“六稳”“六保”仍是当前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
 
赵辰昕表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确实非常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在明显加大。
 
总需求收缩。消费恢复迟缓,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投资内生动力不强,一季度房地产开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17.5%、41.8%;外贸增速有所放缓,3月份货物出口增速较前两个月回落0.8个百分点;供给面临制约。缺芯、缺柜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部分疫情严重地区工业企业甚至出现了停工停产;成本和价格上扬。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企业消化成本压力难度增大,不少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十分困难。
 
当前国内经济供需两端持续承压,经济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更加凸显。赵辰昕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继续把前期政策坚持好,甚至加大政策力度,保好就业、保好民生、保好市场主体,才能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第三、从特殊社会条件看,以稳为主有利于防范化解新冠疫情等各类风险挑战。
 
赵辰昕表示,近期国内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还不少,保持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也一直存在挑战。
 
本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国内连续多日新增本土感染者2万例左右;国内失业率上升。3月份全国16-24岁城镇调查失业率达16%;经济金融领域风险有所抬头。一些高负债、盲目扩张的企业风险暴露;突发事件风险较大。全国安全生产压力仍然较大,防灾减灾任务艰巨。
赵辰昕指出,发展是最大的安全,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稳定经济增长,有利于防范各种内外部的风险冲击,有利于保持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有利于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环境。
 
赵辰昕表示,我国经济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因此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在更周全的“稳”与更高质量的“进”两项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保持战略定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对于如何实现“稳”的问题,赵辰昕指出,要保持战略定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此他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要保持宏观政策稳健有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保证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着力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实现更加充分高质量就业;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统筹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实时优化完善政策组合,凝聚形成政策合力。
 
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2022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400亿元,高质量建设“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项目;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稳定和扩大汽车等大宗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适度超前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川藏铁路(国道318)、西部陆海新通道、沿江高铁等重点项目;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5G、千兆逛网、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民用空间基础设施。
 
要扩大开放稳外贸外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展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重大项目合作。加强中欧班列通道能力、枢纽节点、口岸扩能建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落实好出口退税政策。构建完善的海外仓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全球的海外仓网络;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实施好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推动多双边经贸合作。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
 
第二、稳定市场预期,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
 
坚持减税与退税并举。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的免征增值税,对增值税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的退税,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税率等政策。
 
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继续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推动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等多种措施向实体经济让利,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盲目限贷、抽贷、断贷。
 
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落实好促进工业增长18条和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43条政策措施,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支持地方对特殊困难行业用电实施阶段性的优惠政策,引导大型平台企业降低收费,减轻中小商户的负担。进一步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收费,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继续扩大市场准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大“证照分离”改革推进的力度。全面落实公平竞争的审查制度,防止出台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内容的政策举措。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第三、稳定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
 
赵辰昕表示,要有针对性地稳定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才能使整个产业链供应链得到更好的保障。
 
要加强能源安全保障,坚决守好民生和重点用户用能的底线。对涉及民生和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用煤、用电、用气实行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完善形成有更大裕度、更加安全可靠的保供预案,实现各种情形下的能源安全保供;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煤矿,保持煤电装机合理裕度,大幅增加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国内的油气增储上产;加强能源储备能力建设。加快推进2亿吨以上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新增50亿立方米以上储气设施,推动全国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达到3亿千瓦以上,引导重点能源生产企业和能源大用户加强社会责任储备。
 
要加强重要矿产资源的供应保障。增加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加强铁矿石及关键矿产品勘探开发力度,加快矿产品基地建设,扩大废钢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升供需调节能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合理利用海外资源,促进重要矿产品安全供应;充分发挥储备作用。强化大宗商品储备调解,加快推进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
 
要稳定初级产品价格。持续抓好市场监督工作。加强期现货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消息、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抓好市场调节工作。加强玉米、大豆等进口管理,适时组织储备轮换和储备投放工作;持续抓好预期引导工作。强化舆情监测,突出正面舆论宣传,释放积极信号,稳定社会预期。
 
第四、精准防控稳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坚持外防输入,加强重点环节疫情防控。密切研判境外带疫高位解封风险,压实口岸地区的防控责任。严格口岸卫生检疫,加强入境人员隔离,及时发现“物传人”后继发的“人传人”,堵住国外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对我国的外溢影响。强化境外源头管控,对境外冷链食品企业发生聚集性感染的,暂停相关产品进口。
 
坚持内防反弹,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快速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扩大疫情较重地区核酸筛查范围,加快流调排查和转运隔离,严格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封控区和管控区措施,尽早阻断传播链条。加强学校等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做实做细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坚持动态清零,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实现更加科学、更加精准的防控。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防控,扩大重点人群监测覆盖面。持续推动新冠病毒疫苗普遍接种,有序开展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加快形成全社会免疫屏障。着眼掌握应对新冠病毒主动,持续加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全力保障疫苗、特效药生产供应。
 
坚定发展信心,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谈及稳中求“进”时,赵辰昕认为,要坚定发展信心,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此,也强调了四个方面。
 
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大创新体系;
 
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体系,这是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支撑载体,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中之重。建设国家实验室,稳步推进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引领重大创新前沿实现突破。
 
加快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要面向世界科技的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引领性信息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前瞻布局6G技术储备,建设E级和10E级超级计算中心,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支持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各环节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央企国企在原始创新和现代产业链提升中的关键作用和各自优势。
 
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改革完善科研评价制度,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方式,建立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有力推进的技术核心技术攻关的“揭榜挂帅”和“赛马”机制。
 
二、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加快推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落实落地。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加快结构性改革步伐,努力实现的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企业。
 
加快推进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改革落实落地。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力争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领域有重大突破。在数据要素相关基础制度上有显著进展。稳步推进重点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的油气市场体系。
 
加快推进稳增长、扩内需的改革落实落地。创新投融资体制,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更好撬动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完善按要素分配的制度设计,推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
 
三、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
 
要推动能源革命。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重点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基地,积极稳妥发展水电、核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的增长。加快推进散煤治理,坚决取缔散煤和小锅炉,力争到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散煤能够基本清零。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的“三改联动”;加快构建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加强清洁能源基地输电通道建设,优化电源侧多能互补调度运行方式,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力争在2025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能够达到24%左右。
 
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严把新上项目的碳排放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的盲目发展。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源资源浪费,统筹推进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质量。引导绿色低碳消费,鼓励绿色出行。
 
要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推动储能、氢能等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完善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
 
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
 
要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升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和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健全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体系,打造审慎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机制,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加强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
 
要聚焦体制机制建设,提高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强化中央和地方以及中央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有效发挥存款保险制度和行业保障基金的作用,对重大金融风险严肃问责追责,严查严处金融腐败和金融犯罪行为。
 
要压实各方的责任,发挥工作合力。压实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落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压实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和处置的责任。

原标题:国家发改委秘书长:发展是最大的安全,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