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加快完善提振消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详情

加快完善提振消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红旗文稿》 / 2025-04-29 14:57:38

完善提振消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要狠抓当前,又着眼长远,全方位完善提振消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让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能持续激发。
 
  增收减负,增强居民消费预期和能力。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水平直接决定消费能力的高低。要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精准有力支持就业。大力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一体强化减负稳岗、扩岗激励、创业支持和人岗匹配,稳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功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强化产业联农带农。发挥消费新赛道和创业带就业的倍增效应,从源头上促进良性循环。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稳住楼市股市,提升全社会信心、增强消费预期。加大民生事业托举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生育、托育等财政投入,从长远上释放消费潜力。
 
  优化供给,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和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进有退、有保有压,增强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平衡性”。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新需求。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等开发应用;支持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引导非遗民俗焕新;拓展冰雪消费、IP及衍生品消费、沉浸式旅游等新型消费;扩大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优质生活性服务进口。推动传统供给优质优价。纠正低质低价的“内卷式”竞争,清退假冒伪劣产品、不合理低价团、网络黑灰产等违法供给。一体健全质量基础设施,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和缺陷产品召回。完善家政、装修、维修、美容、“一老一小”等服务业标准和示范合同,实施优质服务认证和服务质量监测。强化消费品牌引领,促使企业向上竞争。加快扩充普惠消费。消费的最大弹性在末端和基层,要在改善民生福祉中填补消费和就业缺口。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全社会适老化改造,发展老年助餐、老年康复、失能照护等产业;发展普惠托育机构;推动景区门票优惠、淡季免费开放;加快配齐社区嵌入式购物、餐饮、家政、维修等服务网点。
 
  改善环境,破解制约消费的堵点痛点。把消费的堵点、痛点、难点、空白点转化为新的增长点,着力营造国际一流消费环境。大幅减少限制性措施。优化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和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流程。推动景区、博物馆压减实名预约、刷脸安检等措施,增开夜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大力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强化跨部门综合治理,创新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开展消费投诉公示和线下无理由退货,完善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消费纠纷源头和解、源头减量。加强预付式消费资金监管,防范卷款跑路风险。全面贯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坚决查处消费欺诈、霸王条款、售后推诿等突出问题。优化入境消费条件。统筹扩内需和引外需,打造一批国际目的地和入境首选地。提高境外旅客在华支付、通信、交通、住宿、旅游等便利化水平。培育外向型餐饮、住宿、医疗、会展、艺术、培训等市场。扩大单方面免签、过境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范围和免税店、离境退税商店布局。
 
  长短结合,强化提振消费的政策保障。提振消费需要各部门、各地区集中发力并久久为功。释放短期叠加效应。加强财税、金融、产业、投资、就业、区域、监管等政策与消费政策协同,增强取向一致性。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工具向普惠消费短板发力;中央预算内投资向消费基础设施、消费新赛道倾斜;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并嵌入产业政策;货币政策持续扩大总需求,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低空经济监管预留消费增量空间等。夯实长远社会基础。一个国家消费持续增长的基础是橄榄型分配结构和增长型年龄结构。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收入分配、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方面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作深层次调整,持续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贫富差距。要从战略高度应对人口少子化、老龄化重大挑战,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作者:李希盛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   来源:《红旗文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