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问题与推进策略
学习时报 / 2025-07-16 10:23:43
精准把握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问题
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并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经营主体在国内外市场转换经营的能力得到增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但应注意到,在制度、市场、政策等领域,仍然存在制约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因素。
标准认证体系仍存在衔接障碍。在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领域,国内外要求存在较多差异。标准认证衔接仍有较多缺失,国外标准一般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独立认证,国内标准一般由我国政府部门进行认证监督,需要办理相应的登记、检测、认证等手续,无论是国内企业进军海外市场还是出口企业转内销,企业均需负担转换认证的成本。例如,我国家电产品进入美欧市场需经过UL、CE认证,转内销又需经过CCC认证,企业需要重复投入资金和时间成本,导致部分企业延缓了新品上市时间。标准认证体系的不衔接,影响了不少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的积极性,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难以承担高昂的转换成本。此外,目前我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不断推进,但“三同”工作更多在政策措施层面,消费者对“三同”产品的了解程度仍然有待提高。
市场开拓存在现实困难。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面临“从零开始”的巨大挑战。与成熟的外贸订单模式不同,内销市场呈现订单小、批次多、变化快的特点,对企业的渠道建设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投入较多资金用于租赁办公场地、招聘销售人员、开展市场推广活动等。外贸企业长期专注于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运营方面缺乏经验。由于国内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消费者的文化偏好、购物行为和习惯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外贸企业在产品定位、品牌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较难精准把握国内市场需求。特别是在品牌营销方面,外贸企业习惯于通过参加国际展会、与国外采购商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推广产品,对于国内社交媒体营销、线下体验式营销等推广手段缺乏了解,导致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推广效果不佳。
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一方面,政策协同性不足,不同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孤岛”,企业在填报信息时需重复提交材料。另一方面,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国内贸易信贷融资等支持的精准性有待加强。现有政策较多支持大型外贸企业,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部分地区仍存在保护主义和隐性壁垒,对外地企业产品进入本地市场设置障碍。平台垄断问题也对内外贸一体化构成挑战,少数大型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阻碍了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渠道拓展。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