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以“双支柱”“双目标”护航金融强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详情

以“双支柱”“双目标”护航金融强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形势报告网 / 2025-09-23 10:07:41
以“双支柱”“双目标”护航金融强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央行详解“十四五”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实践
 
9月2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会上,有记者提问:“‘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请问‘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围绕这一任务目标开展了哪些工作?”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回应表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打造强大的中央银行,是新时代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任务。“十四五”时期,人民银行紧扣“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核心方向,锚定“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加快推进中央银行制度完善,为金融强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支撑根基。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在目标体系层面,人民银行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明确中央银行政策利率,进一步强化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主导作用;在执行机制层面,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精准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创新推出并落地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同时积极探索完善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不断拓展政策作用边界;在传导机制层面,着力强化利率政策的传导效率与监督力度,充分尊重并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货币政策沟通机制,持续提升政策透明度与公众理解度。目前,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优化,在推动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促进社会融资成本稳步下降、引导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等方面成效显著,有效维护了币值稳定。
 
二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人民银行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与处置全链条体系,聚焦房地产、地方债务、影子银行等重点领域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健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监管与处置的基本框架,推动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筑牢“安全网”。
 
三是健全金融市场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金融风险,人民银行推动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进一步拓宽科技创新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目前已基本建成多层次、广覆盖、有韧性的债券市场框架;持续丰富债券市场产品体系,推动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同时全面加强金融市场制度建设与监管协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在对外开放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与全球市场的联通更加有序,外资参与中国债券、股票等市场的广度与深度稳步提升,市场国际吸引力持续增强。
 
四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金融新体制。人民银行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持续深化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外资金融机构经营环境;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框架,推动人民币在贸易投资、跨境融资等领域的使用更加便利;持续建设并完善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体系,提升跨境资金流动效率与安全水平。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金融合作,主动参与国际金融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扩大开放的同时持续提升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保障能力。
 
潘功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进一步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持续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金融支撑。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