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泽详解“十四五”金融风险防控:中小银行化险减量提质成效显著 系统性风险底线筑牢
经济形势报告网 / 2025-09-23 10:11:36
9月2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会上,有记者就银行业稳定性提问,重点关注中小银行风险化解进展、金融机构风险压降情况,并提及关键数据:2024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为4295家,较2019年的4600多家有所减少,询问这一变化是否与风险化解相关,以及当前中国高风险金融机构具体数量。
对此,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回应表示,“十四五”时期,监管部门始终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首位主责,把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16字方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具体工作推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精准化解核心风险点。这也是记者重点关注的领域。针对高风险机构集中的重点地区,监管部门按“一省一策”原则制定差异化改革化险方案,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在线修复、市场退出等多元化手段,有序推进风险处置工作。从当前成效来看,无论是高风险机构数量,还是高风险资产规模,均较历史峰值实现大幅压降,二者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占比已处于较低水平,风险完全可控。值得关注的是,相当一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李云泽特别提到,近期部分外资投行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指出,近年来中国高风险金融资产规模显著下降,且预计未来两年将进一步缩减,充分认可中国金融风险防控化解的显著成效与风险可控的整体态势。
二是加快推进改革转型,推动中小机构“减量提质”。改革转型的核心方向明确为“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公司治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过去五年间,农信社改革稳步提速,已有超过半数省份完成省级法人机构组建;城商行改革重组有序落地,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保险、资管等各类金融机构加速回归业务本源,核心功能定位持续强化。对于记者关注的2023-202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数量减少的现象,李云泽解释,这主要是监管部门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的部署要求,加大兼并重组力度的结果,相关工作始终在规范、有序的框架内推进,既优化了机构数量结构,也提升了整体服务质效与抗风险能力。
三是重拳整治金融乱象,净化行业生态环境。一方面,集中治理大股东操纵、内部人控制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通过关联交易非法输送利益的行为,累计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余个,一批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金融集团得到依法严肃处置;另一方面,坚决遏制金融“脱实向虚”倾向,强化资金穿透式监管,重点整治资金层层嵌套、空转套利等违规行为,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设计与销售,引导金融资源切实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确保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积极统筹推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助力经济平稳运行。在房地产领域,持续推动市场止跌回稳:通过多项举措稳定房地产融资,为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租赁性住房贷款年均增速达52%;牵头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纳入“白名单”的项目获得贷款超7万亿元,累计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有效保障了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在地方债务领域,全力支持风险化解:指导金融机构严守“不新增隐性债务”红线,依法合规为地方融资平台开展债务重组与置换,助力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化解债务压力,实现“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的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