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详解“十四五”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四大维度突破 筑牢高质量发展制度基石
经济形势报告网 / 2025-09-23 10:33:26
9月2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会上,有记者提问:“‘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想请吴清主席介绍一下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情况,出台了哪些政策和举措?”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回应表示,我国资本市场源于改革开放,改革是其天然基因,开放是其鲜明标识。过去五年,证监会坚决落实“十四五”规划与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锚定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系统谋划、统筹联动推出一批牵引性强、含金量高的标志性改革开放举措,具体可从四大维度展开:
一是投资端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引长钱、促长投”成效加快显现。证监会始终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从制度完善与机制优化双管齐下推进改革:制定实施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质量”转型;全面落地三阶段降费改革,切实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提升市场吸引力。同时,在中央金融办统筹协调下,证监会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聚焦社保、保险、理财等长期资金入市的痛点堵点精准发力——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等关键举措相继落地,为长期资金入市拓宽渠道、扫清障碍。截至2024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是融资端改革持续深化,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抓手,股票发行注册制实现从试点到全面推开的跨越,并在实践中不断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发行上市效率与市场化水平。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核心目标,证监会接续推出“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专项举措,在发行上市标准优化、并购重组机制完善、募投管退循环畅通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为科技创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更精准的融资支持。2024年6月,证监会进一步在科创板推出设置科创成长层等“1+6”改革举措,持续拓宽科技创新企业上市融资渠道;目前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创业板第三套标准也迎来首单受理,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创新的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制度机制不断完善,“进退有序”生态加速形成。证监会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以公司治理为基础的双轮驱动理念,持续健全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体系:两次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压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主体责任,提升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系统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推进独立董事制度改革,推动上市公司运作更加规范透明。在“扶优限劣”导向下,一方面支持和引导上市公司通过产业整合、技术升级等方式做优做强,“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有230单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披露,一般性资产重组数量更呈常态化增长,有力推动上市公司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扎实开展两轮退市制度改革,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严格出清“害群之马”与“空壳僵尸”企业,“十四五”时期累计有207家公司实现平稳退市,资本市场“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逐步完善。
四是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朋友圈”持续扩容。证监会坚持统筹开放与安全,稳妥有序推进市场、产品、机构层面的双向开放:“十四五”期间全面取消证券、基金、期货等行业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制度,优化沪深港通、沪伦通、基金互认等互联互通机制,提升跨境投资便利度;建立并完善境外上市备案制度,为企业境外融资提供稳定、透明的制度环境;出台“惠港五条”,从市场联通、产品创新、机构合作等方面发力,大力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269家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实现融资,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与影响力持续提升,“朋友圈”不断扩大。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