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CCER成为资本宠儿,碳交易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详情

CCER成为资本宠儿,碳交易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能景研究 / 2021-12-29 15:35:16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在千呼万唤中开市,距离最早制定的碳市场建设计划整整滞后4年时间。随着悬而未决的靴子终于落地,被积压多年的市场热情似乎在短期内被激发。碳配额和CCER交易量不断上涨,国际碳配额价格突破80欧元/吨,国内CCER价格半年内价格涨幅接近100%。
 
一、CCER成为资本宠儿,带动碳市场关注上升
 
碳配额是交易主体,其价格不断波动。从交易量来看,碳配额的单周配额交易量在不断上涨,但价格却一直在波段,近期从最高的54元/吨降到目前43元/吨。
 
CCER热度持续上升。CCER由于其具有的可开发、可交易的属性(如下图),CCER项目申报和减排量签发流程在2017年3月暂停后至今尚未重启,市场CCER存量仅有5000万吨左右。近几个月CCER交易火爆,周成交量和价格不断攀升。12月第一周,全国9个交易所单周成交量共计达到2150万吨,价格也从年初20元/吨上涨到目前接近40元/吨。
 
碳市场交易的配角CCER交易、碳市场热度已超过了碳市场的交易主力的碳配额市场。
 
造成该现状的原因如下:
 
1.CCER交易主体更灵活。配额只能在控排企业间交易,现阶段为全国2000余家火电企业。而CCER可在机构投资者之间进行交易,交易主体更多。
 
2.碳配额囤积、交易量少。作为目前唯一进入碳配额市场的电力行业,配额盈余企业普遍交易热情不高,主要原因为积谷防饥,囤积配额为今后几年配额分配收紧做准备。
 
3.投资机构可参与CCER交易。不同于控排企业的强制履约交易,机构投资者多为投机目的。伴随着碳市场建设步骤的加快和媒体报道渲染,碳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但机构投资者进入不了配额市场,CCER就成为了投资热点。
 
4.CCER为相对稀缺资源。目前,全国碳市场主管部门已明确且鼓励控排企业使用CCER履约,按照目前5%的使用比例,理论上年可消耗CCER已达到1.6亿吨,而市场上CCER存量仅有5000万吨,故CCER成为稀缺资源。
 
5.碳市场政策逐渐明晰。国家层面已明确“八大行业”在十四五期间都将有序进入碳市场,现阶段只是碳市场的开端。同时,2030年碳达峰目标既已提出,部分省市甚至将该目标实现提前到2025年。种种信息表明,碳市场近几年将高速发展。
 
6.国际市场碳交易持续活跃。欧盟碳市场近期配额价格暴涨,已达到历史新高80欧元/吨,对于碳市场的热度已达到全球范围,进一步推高了投资者信心。
 
基于以上原因,碳市场热度快速提升且出现CCER热度高于配额的情况。
 
二、碳市场交易亦存在风险
 
碳市场快速发展和投资者积极参与无疑是国家主管部门乐意看到的情形。低碳时代的来临也为投资者带来新的契机,但同时能景研究也提示其中的相关风险。
 
1、是政策风险。碳市场是典型的政策型市场,交易的标的物——碳排放指标是虚拟资产,其价格走势和市场需求与政策联系异常紧密。而目前我国碳市场正处于初级阶段,交易机制、监督机制等都亟待完善,许多信息尚不明确。例如:目前市场留存的大量水电三类项目CCER后期履约使用上会否出现限制;配额及CCER是否会有使用期限等。在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盲目投资,无疑存在巨大风险。
 
2、是供求关系变化造成的价格风险。前文已提到CCER火爆的重要原因是其目前为稀缺资源。但CCER项目申报和签发流程恢复已被提上日程,该流程一旦恢复,半年内即将有大量新签发的CCER进入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后,其价格走势必然发生不确定性。
 
3、是控排企业履约需求存在不确定性。目前除了电力行业,“八大行业”中其它行业均尚未出台配额分配方案。按照电力行业情况看,前期配额分配是较为宽松的。在此情况下,理论上需要的CCER年消耗量就只是理论值,基于企业履约成本最低化的预测原则。简单来说,一个控排企业即使配额盈余其仍可以购买CCER置换配额,以挣取差价。但在整个市场配额缺口小,难以形成交易的情况下,CCER做置换意义就不大了。
 
三、碳市场未来可期
 
虽然目前碳市场和碳交易存在风险,但能景研究仍认为长远来看碳市场是具有巨大的投资价值的。原因:
 
1.长远来看碳价必然上涨。碳市场的目的之一是使用市场机制倒逼控排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手段以降低碳排放强度,而碳价必须达到一个临界值才能达到该目的。据估算全社会采用技术革新的减排成本约为100元/吨,这也是众多机构预测2025年配额价格将达到100元/吨左右的原因。
 
2.市场体量巨大。十四五期间,全国碳市场覆盖企业碳排放规模将达到80亿吨/年,控排企业数量将达到6000家以上,市场涉及资金或达千亿。
 
碳市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调整的过程。美好前景与短期风险将长期共存。同时,全世界范围也并没有完善的范本以供决策者参考,势必会摸着石头过河,出现政策的反复也是有可能的。在此情况下,投资者必须认真分析,慎重决策,欢迎与能景研究一同探讨碳交易市场趋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