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碳价突破80欧元,中国碳排放配额价何去何从?
碳市场深度观察 / 2022-01-14 12:31:34

今年以来,欧洲碳市场配额价格迭创新高,12月3日突破了80欧元,按实时汇率计算,约580元人民币,是同时期国内全国碳市场价格的14倍。欧洲碳市场会成为国内碳市场的领先指标么?
在任何一种交易市场分析中,通常都会从政策面、基本面、情绪面以及市场的供需关系分析趋势。笔者也从多角度分析一下欧洲碳市场缘何走势如此凶猛。
欧洲碳市场从时间上被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5-2007,第二阶段为2008-2012,第三阶段为2013-2020,第四阶段为2021-2030。很显然,欧洲碳市场现在进入了第四阶段。
与国内碳市场不同的是,欧洲碳市场采用的是配额拍卖机制,即配额有偿机制,所有企业所需的配额都需要拍卖所得。进入第四阶段以后,能源行业没有任何的免费配额,需要全部通过拍卖获得;制造业的免费配额比例逐年下降,最终将下降到30%。
欧洲碳市场执行严格的总量控制,进入第四阶段后每年配额总量下降幅度达到2.2%,在此之前每年下降幅度是1.7%,随着配额总量明确的收紧,也引发了明确的碳价上涨预期。
进入第四阶段的欧洲碳市场,取消了所有的抵消机制,即没有了原来可以用于抵消配额的CER、ERU等相对低价格可履约的交易产品,进一步改变了整个配额交易的供需关系。
当然,以上仅仅是欧洲碳市场的政策面、基本面,是碳价长期上涨的基础。此外一条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能源价格暴涨。在国内煤价“煤超疯”的同时,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更是疯狂,价格一度涨到每立方米1.2美元,接近8元人民币,折算成天然气发电度电燃料成本约合1.6元人民币,与国内燃煤发电度电燃料成本0.7元比起来,翻倍还多。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欧洲能源行业天然气占据了大半比例,基本相当于国内的煤炭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英国等敢于提早退煤的原因。相比较煤炭,天然气属于相对低碳能源,但不是没有排放。随着天然气价格的飞涨,欧洲今年重新增加了煤炭的使用(国际煤价低于国内),因此欧洲能源行业的碳排放增加,增加了欧洲碳配额的需求,引发了碳价的进一步上涨。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哪怕欧洲碳价已达到80欧元,依然远低于、煤炭的能源价差。
虽然欧洲碳市场突破了80欧元,但中国碳市场与欧洲碳市场有着完全不同的基本面、政策面以及供需关系,虽然心理上会有些许影响,但还是会沿着自身的市场运行轨迹独立运行。当然,从长期看,欧洲碳市场的发展也会对中国碳市场会有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