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以蓝碳高质量发展赋能自贸港建设 详情

以蓝碳高质量发展赋能自贸港建设

2023-07-20 14:14: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海南省委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生态环保作为推进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工作。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明确“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标志性工程为抓手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并要求“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海南是我国受权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正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蓝碳资源十分丰富。海南充分利用丰富的蓝碳资源禀赋和优势,积极推动蓝色发展的海南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海南的蓝碳探索之路
 
  海南把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作为重要抓手,利用蓝碳资源,从完善制度体系、发展现代产业、加快海洋碳汇和交易机制标准体系制定、搭建市场平台、夯实科研人才基础、推进蓝碳增汇示范工程、抢占国际海洋碳汇规则制订先机等方面着手,擦亮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一是积极完善蓝碳发展的制度体系。海南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指引,出台了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蓝碳发展的方案和制度,明确了海南开展碳汇试点、探索建立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等任务方向,提出要多措并举推动蓝碳增汇,为蓝碳科技发展、标准制定、红树林与湿地的修复保护等提供了制度保障。《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海南省“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均对蓝碳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是大力构筑减碳增汇的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海南积极推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重点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已经在海工装备制造、海洋信息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现代渔业产业园也在积极探索发展碳汇渔业,现代海洋产业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加快推动蓝碳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创新。近年来,海南积极推进标准制定和规范创新,在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对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作出规范。对湿地、河流等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创新试点。出台了全省首个碳普惠方法学,为开展蓝碳市场交易提供了重要参考。创新和完善蓝碳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全省蓝碳工作。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碳汇交易模式。
 
  四是主动搭建蓝碳市场交易平台。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和建立了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形成与国内碳市场错位经营、互补协同的发展格局。2022年5月,海南推动完成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签约。此外,海南还在积极开发以蓝碳为代表的生态金融产品,开展以蓝碳为重点的气候投融资研究,探索以蓝碳为引导的区域及产业发展模式,为蓝碳市场、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坚实基础。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全面展示了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创了“蓝色碳汇抵消”方式,对今后全省开展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意义。海南还通过境外发行蓝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为海洋环境保护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
 
  五是夯实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基础。近年来,海南积极加强蓝碳领域的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推动成立了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依托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中国南海研究院以及其他驻琼科研单位等平台和智库,大力推动海南蓝碳科技研发,不断加大蓝碳研究领域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六是强化示范项目引领。海南把开展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整治修复工程作为促进“蓝色增汇”的重要途径,红树林面积不断增加,有效促进了海南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积极开展珊瑚礁、白蝶贝等生态保护与修复,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贡献了力量。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强力推动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建设,极大地增强了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
 
  把握蓝碳发展的未来趋势
 
  随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紧迫性的增强,争夺蓝碳标准制定权、抢占市场份额、供给蓝碳技术以及升级传统产业,成为未来蓝碳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是蓝碳国际规则制定权争夺越发激烈。当前,蓝碳正从科学研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重要技术工具。蓝碳国际规则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中,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加快布局,以求引领全球蓝碳规则制定的方向,因此抢夺国际蓝碳领域的相关标准制定权越发重要和必要。
 
  二是推动蓝碳市场交易的动力将越发强大。从全球层面来看,随着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各国纷纷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这将推动碳排放大国与碳汇资源丰富的国家之间开展市场交易,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从国内层面来看,全国已有多个沿海省市探索建立了海洋交易市场,开展了海洋碳汇交易,推动蓝碳市场交易大有可为。
 
  三是对“减碳增汇”的技术供给需求加大。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蓝碳资源的价值转化以及其他增汇固碳技术等,是促进蓝碳发展的基础,因此,谁能率先掌握与蓝碳发展相关的技术,谁就能率先抢占与蓝碳有关的更大市场份额。
 
  四是推动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越发紧迫。部分传统海洋产业造成的海洋污染以及高浓度的碳排放已不符合“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加快传统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向低碳甚至零碳的方向发展。
 
  海南蓝碳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继续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碳汇开发。蓝色碳汇的总量是蓝碳产业发展和市场交易最基本的元素。海南应持续推动湿地以及红树林保护修复等重大项目,积极谋划滨海湿地和红树林增汇,发挥好海南应对气候变化智慧管理平台的作用,以提升碳排放时效性及放大蓝碳增汇项目开发带来的“外溢”效应。应按照中央12号文件要求,通过建立国家海洋公园,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加强海洋珍稀物种保护,开展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工作。
 
  率先抢占蓝碳国际规则制定权。可利用海南自贸港的开放政策优势,吸引国内外优质学术资源驻琼开展科研攻关,建设蓝碳实验室,构建覆盖典型蓝碳生态系统的科学观测网络,开展蓝碳理论技术研究。发挥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的作用,加快明确蓝碳的评估、监测、计算标准,完善蓝碳保护法律法规,明确蓝碳交易的范围和对象,加快制定可在全球推广的海洋碳汇模式和标准体系。
 
  培育和发展壮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抓住海南发展千亿级海上风电以及大力推动海洋牧场建设的契机,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融合发展新模式,依托风机基础的固定养殖网箱,提升节约集约用海与蓝色增汇的叠加效益。依托重要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制造、海洋信息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高科技的海洋产业新形态,促进海南海洋产业低排放甚至负排放发展。
 
  完善蓝碳交易市场和金融产品。推动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国际化发展,制定出台关于碳金融市场运行的法律制度框架和规则。大力推进蓝碳领域的金融创新,完善碳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海南还应率先探索建设蓝碳计量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形成蓝碳市场价格体系和竞争机制,为蓝碳交易提供相应的支撑,力争在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积极争取成为全国碳市场的经纪商,为全国碳市场引入国际客户和国际资金,争取成为连接国际国内碳市场的中转站。同时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推动相关债券、保险、信贷、基金等金融产品与绿色项目高效对接落地。
 
  大力推进蓝碳国际合作。依托重要国际会议、重大会展活动、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平台,设置蓝碳议题、推动蓝碳学术交流常态化。利用海南自贸港的开放优势,积极与国际碳市场联动合作,推动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结算。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重要契机,以东盟国家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输出海南碳减排产品的标准、技术、规则以及交易的研发能力,促进海洋碳汇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蓝碳发展基金,与相关国家设立蓝碳示范合作项目。把与东盟乃至世界各有关国家和地区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作为切入点,推进“全球自由贸易港伙伴计划”。此外,还应探索在海南建立中国—东盟蓝碳交易中心,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化蓝碳交易市场。
 
  作者:王胜 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