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增强内需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作用 详情

增强内需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作用

《求是》2025/13 / 2025-07-01 12:17:59

政策发力和改革加力相结合扩大内需

 
  三、政策发力和改革加力相结合扩大内需
 
  扩大国内需求,仅仅依靠短期政策调节难以形成内需增长的长效机制,要在深入实施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的同时,把短期政策调整和中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释放内需潜力的可持续动力。
 
  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一方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确保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大于名义GDP增速,对总需求形成正向拉动作用;在加大财政支出强度的同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另一方面,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领域的支持。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我国在生产环节征收消费税,消费地政府难以从中受益,对促进本地消费动力不足。要加快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定下划地方”的改革举措,激励地方政府推动扩大消费的积极性,改变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消费”的行为模式。增强税收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清理整治各类市场准入壁垒,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完善企业简易退出制度,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对涉及重要民生领域的教育、卫生、体育等行业,稳妥放宽准入限制,优化养老、托育、助残等行业准入标准。清理不合理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准入限制,放宽服务业经营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资质、股权比例、注册资金、从业人员、营业场所、经营范围等要求。加强服务供给能力建设,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产业集聚,持续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差异化服务消费需求。
 
  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消费和投资是国内需求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通常而言,消费是慢变量,消费增长取决于当期收入和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大幅增长;投资是快变量,通过动员可在短期内实现较快增长。当前,在居民消费偏弱和社会投资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通过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投资,释放新型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潜能。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扩大消费基础设施、消费服务功能提升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投资,加大支持教育医疗、技能培育、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领域项目建设,形成扩大投资与创造就业、投资于人和提振消费的良性互动。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要着力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落实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鼓励常住地政府推进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切实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同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常住地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积极性,持续释放我国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的巨大消费潜力。
 
  作者:王一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来源:《求是》2025/13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