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对促消费的作用
《红旗文稿》2025/14 / 2025-08-01 17:39:40
用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
三、用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综合施策,以达到更大力度提振消费的综合效果,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取向由“稳健”首次调整为“宽松”,释放了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积极信号。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持续提升消费金融政策质效,加大消费重点领域需求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协调一致。
用好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适时有效降低存、贷款利率,能有效促进消费、助力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融资成本下降有助于减轻企业和居民利息负担、激发企业投资意愿、增强居民购买力以及提振经济增长动能。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并影响存贷款利率,进而促进消费和投资,增加社会总需求。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4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去年,两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两次下调央行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力度都是近年来最大的。利率的降低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今年3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同比下降约0.5个百分点,持续处于历史低位。在普惠金融方面,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2%降到了1.75%。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通过强化执行利率政策,畅通利率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今后,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利率联动调整机制,给市场传递更加清晰的利率调控目标信号,更好地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畅通利率传导渠道。
增加货币信贷投放、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从金融支持消费经验来看,需要通过构建与消费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扩大消费领域高质量金融供给,最终形成消费与金融相互赋能、深度融合、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持续释放消费市场增长动能。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各项政策协同发力,督促银行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从货币总量看,中国人民银行精准投放流动性,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万亿元,同比增长8.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万亿元,同比增长8.9%;人民币贷款余额265万亿元,同比增长7%。2024年,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在普惠金融方面,将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增加了1000亿元,组织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五大专项行动;在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方面也持续发力,不断加强制度和市场建设。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首贷户,加大对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出了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推动再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减少借款人房贷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货币政策从供需两端同步发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针对当前显著加强政府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投资力度的需要,中长期信贷资金要在支持地方政府化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保障地方政府在加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项目投资建设方面有钱可用。
作者:张立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来源:《红旗文稿》2025/14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