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详情

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学习时报 / 2025-08-25 13:02:27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一以贯之的重要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因势而生、因时而起,构建起以信息技术进步带动工业发展、以工业应用促进信息技术进步的先进机制,并在不断变化中调整适应各阶段发展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着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使命,为落实两化融合系列部署提供了组织保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握信息化、工业化及其深度融合发展的普遍规律,着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
 
深刻认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从经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为特征的三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技术革新为核心,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正在引发工业领域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着眼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必须抢抓变革机遇,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推动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和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要想后来居上,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工业化,既要遵循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立足国情,我国在工业化未完成时就迎来了信息化发展浪潮,注定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深刻反映出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本质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是符合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着眼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一方面能够推动信息技术深度赋能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加快产业深度转型;另一方面能够释放海量工业应用场景,促进信息技术、工业技术革命性突破,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着眼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握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内在要求,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促进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展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