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学习时报 / 2025-08-25 13:02:27
准确把握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面临的新形势
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两化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工业自动化基础愈发稳固。工业控制系统领域,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集散控制系统(DCS)等产品快速发展,部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工业机器人方面,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坚持分业施策,编制印发12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建设14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截至2025年6月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84.0%、66.8%。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工作提速扩面,带动近4万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培育“小快轻准”解决方案1万余项。同时,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5年上半年,软件业务收入70585亿元,同比增长11.9%,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2.1%。
网络化连接全域延展。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五大体系一体部署、一体应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球领先,5G基站达到455万个,千兆用户突破2亿,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家,重点平台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套),服务企业近400万家次,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步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智能化升级动能强劲。智能制造工程扎实推进,突破一批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建成5400余家先进级和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示范标杆。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开源通用大模型,以及钢铁、能源等行业大模型,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动力。
总的来看,我国两化融合已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从技术发展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加速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人工智能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从国际局势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正在深度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大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供应链等融合发展领域的政策支持,并抢夺数字技术标准、经贸规则制定的主导权,融合发展领域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成为大国竞争博弈的焦点。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工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由大变强的重要关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制造业总体上正在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创新成果转化不足,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相对较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度较大,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尚未有效激活,数字经济发展优势还未能充分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力,推进两化融合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