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红旗文稿》2025/19 / 2025-10-15 13:49:55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举措
三、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举措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提出,“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初步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构建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体系,协同构筑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和产业良好生态,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我们要坚持党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社会目标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而非仅仅着眼于短期盈利目标。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建设初期虽然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短期难以盈利,但只要从根本上长远上是人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就需要加快推进。当然,这需要各级政府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
坚持系统观念,前瞻思考、全局谋划、整体推进,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设立国家新型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专项基金,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技术攻坚筑牢科技自强自立根基;完善“东数西算”骨干直联网络;建立算力资源统一调度平台,推动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智能算力共建共享,系统整合打通协同脉络;强化硬性节能指标约束,推动数据中心绿色集约一体化运行,推进“绿电+新基建”融合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减少能源消耗,为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出台并持续完善低空经济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转和治理提供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
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构建全国谋划、试点突破、动态优化的发展模式。在顶层设计上,强化国家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将6G、卫星互联网、算力网络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同步完善法治保障,以专项立法界定数据主权与空间资源权属,创新投融资机制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在实践探索上,试点先行、逐步推广,东部聚焦“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建设,开展5G通感基站部署与卫星量子通信组网;西部深化“绿电赋能”模式创新,打造直供电数据中心集群。关键要建立动态优化升级机制,通过国家级平台实时追踪芯片国产化率、算力利用率等核心指标,依托年度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政策供给,形成问题识别、专项攻关、标准更新的良性优化模式。
作者:何召鹏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来源:《红旗文稿》2025/19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