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决策要参 > “十五五”时期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详情

“十五五”时期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课题组 / 2025-10-15 10:47:11
产业强则经济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十四五”时期,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脱钩断链”等严峻考验,我国以创新为核心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三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成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时期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必须坚持战略思维与底线思维,以四大着力点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筑牢高质量发展物质根基。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未来产业已成为国家竞争的“必争之地”。“十五五”时期,我国需精准锚定前沿领域,通过系统性布局实现产业新赛道“超车”,这既是应对全球竞争的战略选择,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
 
聚焦关键领域实施精准突破,是未来产业布局的核心路径。当前,量子信息、生命科学、6G、人形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正深刻重塑产业形态,必须将这些领域作为未来产业培育的重中之重。“十五五”时期需“精准识别和大力发展高潜能未来产业新赛道”,通过制定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推动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我国已具备专利数量全球领先的优势,“十五五”期间应进一步强化技术迭代与场景验证,打造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应用的完整产业链。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则需聚焦基础算法、开发框架等底层技术,破解“卡脖子”瓶颈,为产业赋能提供技术支撑。
 
强化创新生态与场景支撑,是未来产业落地的关键保障。未来产业的培育离不开颠覆性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的双向驱动。一方面,需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未来产业创新,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投入机制。另一方面,要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集群,通过“政府搭台、企业主导、产学研协同”模式,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未来产业的竞争不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场景生态的竞争。应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开放更多应用场景,为量子通信、AI大模型等技术提供“试验场”,通过场景倒逼技术迭代,实现“技术-产品-产业”的快速转化。
 
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压舱石”。“十五五”时期,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科技竞争格局,必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以技术突破保障产业安全,为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支撑。
 
优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提升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则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主力军”。“十五五”时期需超前部署国家实验室体系和基础研究平台,聚焦基础软件、高端芯片、核心工业母机、关键新材料等“卡脖子”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四个面向’凝练重大科研课题,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通过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大幅提升基础研究组织化水平。在高端芯片领域,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资源,构建从材料、设计到制造的全链条创新联合体,实现根本性突破。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也需持续深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同步提升。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