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 2022-06-09 16:37:38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我们可以从科学内涵、方法论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理解。
环球时报 / 2022-06-08 17:57:39
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关注的俄乌冲突已经持续超过100天了。这已不单单是俄乌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背后还涉及关于国际体系的重大分歧、矛盾和冲突。
中国经济时报 / 2022-06-08 15:43:23
规范运行、有序发展的资本有利于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的资本则会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埋下隐患,损害基本民生。因此,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有效监管是促进资本有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并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
学习时报 / 2022-06-08 15:12:26
县城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支撑。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进一步凸显了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在我国城镇化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 / 2022-06-08 15:09:5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深刻阐明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对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聚焦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方向,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
光明网 / 2022-06-08 15:05:5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要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探索创新,增强资本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健全事前引导、事中防范、事后监管相衔接的全链条资本治理体系。
经济日报 / 2022-06-08 15:01:09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要求“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强调“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
光明网 / 2022-06-08 14:50:4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一系列重要要求。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
2022-06-07 10:55:41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需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既是推进深层次改革、促进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的主动选择,也是畅通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2022-06-07 10:51:04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原则要求,在实践中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重大关系。把握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经济形势报告网 / 2022-06-07 00:53:47
近日来,被上海疫情冲击的多个工业产业链正在尝试重启。上海首批666家重点企业“白名单”中,涉及汽车及汽车产业链企业多达251家。据介绍,临港工厂于18日正式启动压力测试,探索如何在安全有序的情况下逐步放开产能,与全面复工复产仍存在一段距离。
光明网 / 2022-06-07 00:18:40
在当前实践中,我国科技激励机制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与高效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更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需求相比,仍面临一些问题,亟待通过改革攻坚尽快加以完善和优化。
经济日报 / 2022-06-07 00:17:10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表明,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如何进行精准有效投资已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工人日报 / 2022-06-07 00:15:32
技能劳动者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化改革,畅通渠道,精准施策,使更多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为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经济日报 / 2022-06-06 15:39:59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面向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愿景,仍需织密织牢生态环境保护网络,加大力度解决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