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国经济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季报:2020Q1国内宏观经济 详情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季报:2020Q1国内宏观经济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 2020-04-27 16:52:37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造成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偏移



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造成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偏移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之下,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实际同比下降6.8%,这是自199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下降5.2%。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下降21.9%,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41.9%。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6.1%,为1992年以来的新低。一季度,进出口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8.4%,其中进口下降2.9%,出口下降高达13.3%。一季度,全国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3.9%;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同比下降12.5%。

图32005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及进出口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均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中国2020年的经济增长面临非常大的压力。IMF最新预测认为,中国2020年将实现1.2%的增长,2021年经济增速将反弹到9.2%。

对于2020年经济发展目标如何设定问题,很多机构和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发展目标具有多元性,发展质量具有多维性;如果要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二季度增速和全年增长目标,可推算出下半年应达到的经济增速。

表1 二季度不同增长情形下为达到一定增长目标所需要的下半年经济增速

注:绿色部分表示增速接近或低于2019年下半年的水平。

实际上,今年乃至明年的经济增速主要取决于疫后经济恢复情况。我们认为疫情对经济会造成两种形态和性质的伤害。疫情对经济所造成的第一种伤害是通过减少各种实物(包括机器、厂房等)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构成的生产基础给人类带来的福利流量,从而降低人的终生福利水平。疫情给人类造成的这种流量损失,一旦形成很难恢复;疫情对经济造成的第二种伤害是对生产基础自身的损伤,这种形式的伤害对经济的影响会更持久。面对疫情,到底是采取迅速而大范围的严厉管制措施还是继续保持生产生活如常进行,正是人类在这两种损失之间的利弊权衡。如果人类对新出现的疫情传播和伤害程度有正确的认识,则会在充分权衡两种损伤的情况下采取最恰当的行动,如果不同人群拥有差异化认识,则会采取不同的行动。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情况看,中国无疑在疫情防控的前期采取了更为及时和恰当的行动。

目前,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复工复产正在加快推进,但人们的生产生活仍未全部恢复正常,这表明第一种形态的福利损失已经变小但仍未完全消除,下一步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基础上加快复工复产;但同时要高度重视疫情对经济所带来的第二种伤害,其伤害经济的路径现已不大可能是大量人员死亡和居民健康的永久性损伤,它更有可能通过破坏社会生产组织关系和改变居民心理等方式阻碍经济及时恢复,包括企业倒闭、工人失业造成的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闲置,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下降以及投资者信心持续低落等。从美、日近期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来看,其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和家庭的救助措施,意图正是为保持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以降低第二类损伤,促进经济在疫后迅速恢复。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